在金湾三灶以南十多海里的海面上,珠海金湾海上风电项目又忙碌了起来。
自2月10日复工至今,项目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已先后完成15根风机基础机位的沉桩施工。目前,该项目施工进度已完成近40%,预计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千吨巨型钢管桩直插海底,误差低于千分之三
“这里正在进行的就是第28根风机基础机位的沉桩施工。”从码头出发在海上颠簸了两个小时,金湾海上风电项目施工现场的面貌终于显露在眼前,项目方相关负责人站在晃荡的交通船介绍说。
从远处望去,与同处一片海域的交通船比起来,面前的施工平台舰“华西5000”俨然海上的“巨无霸”。这艘总长178米,当天的吃水深度达到9米,令其可以稳稳地躺在海上,满足海上施工的安全操作条件。
在进行沉桩施工时,舰尾大吊臂将长达80多米、重达1000多吨的钢管桩高高吊起,精准地放入提前搭建好的稳桩平台之中。在钢管桩底部触及海底后,大吊臂将换装液压锤,将其底部打入海底以下40多米。完成这一“穿针引线”之后,还得将垂直度的误差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建设者必须通过稳桩平台内四个方向的“千斤顶”不断对钢管桩进行微调。
类似3月12日发生的这一施工场景事实上项目方已经历了20多次。在这片海上作业区域,自去年开工以来,已有27根沉桩被稳稳地“钉”入海底。当日23时15分,第28根风机基础机位沉桩工作也宣告顺利完成。直径超7米的钢管桩在海面探出头来,未来风电发电机组就将配装在这一桩基上。
抢抓进度
计划年底投产,每年上网电量7亿千瓦时
海底穿针并非易事,一根钢管桩的施工从前期准备到完成作业,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也要连续作业48个小时。项目部人员介绍,起吊千吨沉桩在操作时特别需考虑到天气对舰身及吊臂稳定性的影响。而该片海域作为海上风电的选址,其风浪条件的影响更是较其他海域大,因此施工窗口期的选择尤为关键。在该项目位于三灶镇的管理基地指挥调度中心,智慧安全系统上实时显示着海上作业区域的气温、风速等天气信息和船舶信息,可做到及时预警。
“要时刻紧盯天气状况的变化,特别是海里暗涌的实时情况,考虑到夏季开始可能会受到台风等天气条件等影响,更需要抢抓2月至5月这段海上作业黄金窗口期。”项目部人员介绍,项目原计划于正月初七开工。收疫情影响,项目部采取了“海上隔离”措施,工人不上岸,所有防疫、生活物资统一补给。作为项目建设方的广东粤电珠海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劲表示,该项目海上、陆上建设工程目前已全面复工,复工至今已完成15根风机基础施工工作。
据介绍,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是广东省能源重点项目,同时也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建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项目。该项目规划容量30万千瓦,拟布置55台单机容量为5.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并配套建设220kV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预计整个项目将于今年9月份实现首台风机并网,并于年底建成投产。届时,每年上网电量可达7亿千瓦时,作为清洁能源每年还可节约标煤约22.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