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以溶液为基础研发出固态电解质

2020-03-25 09:42  来源:盖世汽车  浏览:  

比起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固态无机电解质本身不易燃;而且,用锂金属代替石墨作为负极,可使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高达10倍)。因此,固态电池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的突破性技术。然而,要将固态电池推向市场,仍面临很大的问题,即如何制造出既坚固耐用又足够薄的电解质,来作为良好的离子导体。在理想情况下,这些电解质应该只有几十微米厚,类似于今天锂离子电池的隔板,但是大多数固体电解质采用的是陶瓷材料,如果做得太薄,很容易破碎。

据外媒报道,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材料科学家Ping Liu,以及马里兰大学和加州初创公司Liox Power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制造固态电池电解质的新技术。在制造过程中,通过对溶液进行干燥,形成离子导电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可同时作为电解质和正极涂层。

该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含有β-硫代磷酸锂(β-Li3PS4)的硫化物基材料。研究团队通过多种方式来合成这种材料,包括使用不同的亲核试剂、溶剂和机械支持物,但最关键的起始成分总是硫化锂(Li2S)和硫化磷(P2S5)。所产生的β-Li3PS4溶液很清澈,在干燥时形成非常均匀的电解质层,可以直接沉积在硫化锂正极上。Liu说:“我们通过连续的过程来制造电池,而不需要分别制造单独的层体,所以,不必费力处理非常薄的材料。”

传统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制造技术,通常是将单层电解质堆叠组合在一起。这种能源密集型技术,需要用球磨机混合粉末与粘合剂,然后将其铸造成板材,再通过高温和高压平台,进行烧结或压制。Liu的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另外,研究人员对β-Li3PS4溶液进行调整,以防止枝晶生长,从而打造更安全的电池。

锂枝晶的形成,是由于电场不均匀、表面化学或其他原因,导致锂离子在负极表面发生不均匀沉积,从而形成针状突起。如果任由枝晶形成,就会引起火灾。CSIRO的Best称:“负极上长出来的枝晶,与正极接触,会引起局部过热,温度可能高达1500到2000摄氏度。”研究团队开发的电解质,可与枝晶自发反应,形成惰性产物,有助于防止电池短路。Liu说:“这与伤口上长疤的过程非常相似。因此,我们称它为一种自我愈合和自我形成的机制。”

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为这种独特的电解质制造技术申请了五项专利。研究团队希望,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以每千瓦时低于100美元的成本,制造出容量为2Ah的固态电池工作原型,接近今天大多数智能手机电池的容量,进一步推进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动力电池与底盘高度集成是大势所趋?

动力电池与底盘高度集成是大势所趋?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透露,该公司将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Cellto Chassis)电池技术。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牛”转乾坤可期。锂电池的火热就不用多说了,锂电池在传统领域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在新兴领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电池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仍然被各大机构长期看好,可以预见,2021年电池新能源行业多个细分行业将迎来高成长发展新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目前,在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推进速度等方面,中国企业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中国有机会引领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美国电网目前无法应对能源结构变化

美国电网目前无法应对能源结构变化

上个月德克萨斯州发生大规模停电,由此产生的指责推诿仍在持续。主要论点是,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由于基础设施冻结,供暖所需供应量增加,导致天然气和煤炭的可利用量减少,所以天然气和煤炭被认为是间接的罪魁祸首。
特斯拉一家独大的美国市场销售额在大幅下滑!

特斯拉一家独大的美国市场销售额在大幅下滑!

相比中国市场近几年各大厂商新品频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美国市场似乎一直是特斯拉一家独大,2020年销量占据了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八成份额。不过,随着其他厂商的奋起追赶,这一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日前,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一份研报中透露,特斯拉的销量份额已经从去年的81%下滑至69%。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