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燃料电池迎来新突破。记者获悉,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持股企业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源动力)所开发的HYMOD-300型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模块,采用高稳定性、高性能的“膜基催化层膜电极设计”和高可靠性的“复合双极板结构”,经寿命测试和整车应用验证,突破了车用燃料电池5000小时的耐久性难关,成为我国首例自主研发的超越5000小时耐久性的燃料电池产品。同时,该产品还实现了电堆在-10℃环境下的低温启动,以及在-40℃下的储存。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经过20年的研发和验证,已经开始步入商业化导入期,国际各大车企陆续集中投放氢燃料电池商业化车型。燃料电池电堆是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耐久性和可靠性是燃料电池汽车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根据美国能源部提出的燃料电池商业化技术要求,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需要达到5000小时。多年来,我国燃料电池电堆与国外工程化水平差距明显,表现在耐久性差距大、可靠性水平低、产品一致性差等方面,严重制约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的发展。
据了解,新源动力研发的HYMOD-300型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突破了此项难关,具有优异的工程可靠性,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包括我国首款登录工信部公告目录的燃料电池轿车—荣威750燃料电池轿车,以及我国首款、全球第四款商业化的燃料电池汽车——上汽大通FCV80。
在业内看来,在众多可替代新能源中,氢能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和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能源,其来源丰富、绿色环保、能量密度大、转化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氢能汽车有望成为未来汽车主要发展方向。
中科院院士、全国燃料电池与液流电池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衣宝廉表示,氢的能量密度是油的两至三倍,是人类的终极能源。相比一般电动汽车受电池储存能量、充电时间、续驶里程等限制,氢燃料电池汽车只需要几分钟,加一次氢续驶里程可达500-700公里。
抢占氢能研发制高点,近年来各国不遗余力。欧美、日、韩等国纷纷出台政策,并制定了专门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尤其日本已经制定氢能经济路线图。欧美、日韩等国家将氢能应用到汽车领域的技术也属于全球领先水平。
在这轮氢能争夺战中,尽管我国氢能产业起步略晚,但也在不断发力,国家多个部委已密集出台了支持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也明确提出,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分别为5000辆、5万辆以及百万辆。2017年起实施的新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规定,燃料电池车的补贴标准保持不变,国家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支持态度由此可见。根据补贴新政,纯电动汽车补贴逐步退坡,但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在2020年前维持不变,大中型客货车补贴达50万元/台,政策利好助推氢燃料汽车商业化进程加速。
据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氢燃料电池目前在寿命、可靠性、使用性能上基本达到车辆使用要求,中国已初步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称,到2030年,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