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为了规范能源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开宗明义,保障能源安全是第一要务,其次是优化能源结构,再次是提高能源效率。
对于能源安全,长期以来受制“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我国坚持以煤为主的能源战略。2014年,“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开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要求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供应。2017年,十九大提出在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可见,我国对于能源安全、保障能源安全的认知是不断发展变化和调整的,其内涵也逐步丰富。正因如此,《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对能源战略体系有了更加精准的表述:能源开发利用应当与生态文明相适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遵循推动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和创新驱动的能源发展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导下的能源结构调整,重点是减少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消费,加大清洁能源替代,《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优先开发可再生能源:国家鼓励高效清洁开发利用能源资源,支持优先开发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化石能源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支持开发应用替代石油、天然气的新型燃料和工业原料。
从坚持以煤为主,转变为将开发可再生能源放在第一位,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副理事长徐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对能源安全以及能源战略体系的表述与以往相比发生这种变化,主要基于三方面:“一是国家将着重发展生态文明,推进质量效益型社会的发展,而不再依托规模扩张型的工业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也会相对降低。二是国家推进转型发展,推进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基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更多依靠技术创新。三是能源资源储量和产能得到保障,比如煤炭产能已经适当过剩,油气贸易和管廊也初具规模,且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不断提升,能够保障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优化煤炭开发布局
对于煤炭的开发利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国家加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勘查,对化石能源实行合理开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和加工转换应当遵循安全、绿色、集约和高效的原则,提高资源回采率和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
煤炭开发利用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勘查、有序开发、清洁高效利用。国家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和生产结构,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采,鼓励发展矿区循环经济,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适当发展煤制燃料和化工原料。
徐亮透露,2017年,在国务院原法制办、司法部的指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成立专家组和工作组对该版《能源法》送审稿进行进一步修改。他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参与了修改建议。
“2017年正处于煤炭去产能的第二年,也正是国家大力推进蓝天保卫战等环保举措的时段,所以我们就从优化开发布局和清洁低碳利用两个方面提出修改建议。”徐亮表示,煤炭行业基本达成共识,煤炭开发利用应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清洁利用的原则,按照资源禀赋、运输、水资源等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区域煤炭开发规模和开发强度,控制东部开发强度,稳定中部生产规模,优化西部资源勘查,在大型整装煤田和资源富集地区优先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现代化煤矿。
实际上,随着煤炭去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煤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煤炭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全国煤矿数量由2015年底的12000多处,减少到现在的不足6000处,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能达到总产能的3/4,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全国煤炭生产的主体。且煤炭开发布局呈现出明显的西进特征。2019年1~11月,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40721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晋陕蒙新四省区的煤炭产量约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76%。
重点发展新型煤化工
能源结构优化,一方面是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另一方面是做好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国家调整和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低碳化发展。
对于煤炭,要求推进煤炭清洁低碳集约化利用,适当发展煤制燃料和化工原料,促进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 “适当”发展煤制燃料和化工原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国家对煤化工的态度,将延续“十三五”时期控制煤化工规模总量和发展节奏的思路,倒逼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来看,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主要还是以新型煤化工的示范利用为主。”徐亮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对煤化工采取“六基地、五模式”,规划在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重点建设六大煤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煤制超清洁油品、低阶煤的分级分质利用、煤制天然气、煤炭与石油的综合利用与煤制重要化学品等五类升级示范产业。
记者了解到,当前除新疆基地进展较缓外,其他五大煤化工基地已经建设成型,已有一大批新型煤化工技术和重点项目落地。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示范区,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煤制烯烃项目;宁夏宁东示范区布局建设的190万吨煤制烯烃、40万吨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进展顺利;陕西榆林示范区加速推进神华榆林煤炭综合利用、延长靖边综合利用、中煤煤制烯烃二期、百万吨煤制芳烃、未来能源煤制油、陕煤化榆林煤炭分质利用、延长石油CCSI示范等项目,并制定了到2021年甲醇、烯烃、芳烃、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360万吨、420万吨、100万吨、60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