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转产扩产保障战“疫”:抗疫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

2020-04-28 11:32  来源:新华社  浏览:  

中石油辽阳石化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熔喷无纺布生产线上忙碌。面对口罩核心材料熔喷布需求井喷,辽阳石化一手抓熔喷无纺布生产线抢建施工,一手抓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研发攻关,仅用22天就研发出产能达2000吨/年的聚丙烯熔喷专用料。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之下,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一度非常紧缺。关键时刻,很多和中国石油一样的中央企业挺身而出,千方百计保障医用物资供应,让全国人民抗击疫情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此次疫情前,中央企业在医用防护服、口罩生产上基本没有布局。一些企业火速改造生产线,办理相关资质,转产扩产紧缺医用物资。

作为国内最大的军需保障服务商,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天时间内紧急转产医用防护服。企业投入上百条生产线、7000多名职工,人倒班、机不停、连轴转,单日防护服产出最高达到15万套,截至3月24日累计生产防护服超过336万套。

国机集团发挥旗下无纺布生产企业优势,在半个月时间里开通11条平面口罩生产线。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粮集团、兵器装备集团等企业也纷纷紧急布局口罩生产线。统计显示,4月25日中央企业医用口罩日产量已达741万只。

抗疫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一些中央企业发挥产业链优势,协同合作促进紧缺医疗物资生产。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我日产3万米防护服面料,谁能帮忙制成‘战袍’?”……中国石化、通用技术集团等中央企业向下游企业“喊话”求合作,短时间内就锁定了合作伙伴,形成了口罩、防护服领域新的产能。

口罩机等生产设备短缺,一度制约央企医用物资产能提升。国机集团、通用技术集团、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紧急开展设备研制联合攻关。截至4月25日,6家企业已累计制造压条机1264台、平面口罩机686台、立体口罩机191台。

中央企业一系列快速响应的背后,是国资监管部门的快速调度、强力指挥。

面对战“疫”需要,国务院国资委2月5日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担任组长的医疗物资专项工作组,抽调精干人员,吸纳行业专家,建立与生产一线的直通专线,强力推进医疗物资生产。

对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产量产能逐日统计、逐户跟踪、逐日调度;向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派出驻场协调监督员,现场解决物资生产、发运中遇到的困难;建立多方协同机制,广泛收集信息,做好供需对接……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疫情大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闻令而动,高效率转产扩产紧缺医疗物资,既彰显了企业雄厚的制造实力和技术优势,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中国第四桶国油中化能源启动上市!

中国第四桶国油中化能源启动上市!

日前,国内石油行业又一巨头——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递交招股通知书,正式启动上市工作。随着中化能源即将登录资本市场,我国上市国有油企队伍有望得以进一步壮大。
2020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达5155.5亿元

2020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达5155.5亿元

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1.08万亿元,利润总额达5155.5亿元。其中,化工板块实现利润4279.2亿元,同比增长25.4%,好于行业平均值。
伊国家石油化工公司(NPC)称:石化产品产量增长6%

伊国家石油化工公司(NPC)称:石化产品产量增长6%

​2月1日报道,伊国家石油化工公司(NPC)官员称,本伊历年前10个月(2020年3月20日至2021年1月19日)伊朗石化产品产量增长了6%。产量增长中约有百分之三与现有装置的产量增加有关,而其余的则是由于新工厂的落成。今年石化行业的产量将达到约6100万吨。
连续运行629天 海南一合成氨装置刷新国内业界纪录

连续运行629天 海南一合成氨装置刷新国内业界纪录

创下纪录的是中国海油旗下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富岛公司化肥二部合成氨装置。该装置2003年建成投产,年产45万吨合成氨和80万吨尿素,是中国海油自主建设的首套化肥装置,有800多台设备、3万多米管道、7万多个密封点,设计寿命20年。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学工程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规划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攻克相关“卡脖子”技术难题,其中自主研发的“卡脖子”技术—己二腈产品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目前正在建设工业规模示范装置...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