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上市煤炭企业一季报近日相继披露,多数煤企交出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业绩单。以两大煤炭央企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为例。一季度,中国神华实现营业收入510.77亿元,同比下降10.41%;归母净利润98.07亿元,同比下降22.09%。中煤能源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减少7%;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减少57.92%。
煤企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就是供大于求,煤价下跌。随着连续三年多来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去产能的同时,煤炭优质产能也得到持续有序释放,叠加近期为保障疫情期间煤炭供应,煤炭企业克服困难加大生产力度,产量增长明显快于下游用户需求增长速度,加重了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数据显示,1-3月,全国原煤产量8.3亿吨,同比下降0.5%;而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569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53%。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4月份全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国内工业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4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由涨转降,下降2.3%,同比下降5.4%,跌幅扩大1.8个百分点。
此外,进口煤大增也对国内煤价造成冲击。据海关统计,4月份,全国进口煤及褐煤3094.8万吨,同比增长22.3%;1-4月,累计进口煤及褐煤12672.6万吨,同比增长26.9%。业内呼吁,适当调整进口煤政策以减轻煤企压力。
煤价大幅下跌造成恐慌情绪蔓延。然而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具有较大的韧性,回旋余地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工业产出规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宏观经济企稳回升、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随着天气转暖,电力需求逐步启动,以及复产复工推进,水泥、玻璃等需求逐渐恢复。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五大发电集团沿海电厂7日平均日耗为46.5万吨,同比增加3.84万吨,增幅9%。
截至3月末,煤炭企业亏损面已经达到43%,政策调节预期较为强烈。4月2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提出了关于维护市场供需平衡、提高行业发展质量的5点意见。意见提出,在煤炭市场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实施阶段性减量化生产,维护市场供需平衡。在煤矿生产制度安排上,推行产销协同战略,坚持市场导向,按合同组织生产和销售。大型煤炭企业要充分发挥稳定市场的带头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
随着下游需求改善、产销协同战略的实施,加之安全环保形势预期趋严,煤炭价格有望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