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激发“造血”内生动力、多措并举拓展就业渠道……中央企业脱贫攻坚总攻战已经打响,截至2020年5月中旬,央企定点扶贫的246个贫困县已有219个宣布脱贫摘帽。2015年以来,中央企业共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达230亿元。
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有硬举措。在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视频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强调,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帮助贫困地区,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精准施策激发“造血”内生动力
央企扶贫不止“买买买”,更要精准施策,提升“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不久前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环县两个定点扶贫县调研时,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化学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表示,将发挥集团特色优势,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做好定点扶贫工作。
据了解,环县于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摘帽。今年,由中国化学工程为主要出资方之一,采取“央企出资、县属国企运营、村集体受益”的“轻资产”模式,新上了河连湾村中药材扶贫车间和赵洼村草业合作社两个扶贫项目。其中,前者建成后,能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4.4万元收入,带动100名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及周边500户群众增收致富。
“中央企业开展扶贫帮扶工作,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做到精准扶贫、特色扶贫,扶贫效果还要长效。”唐复平深有同感。
他介绍说,十八大特别是2017年以来,中国五矿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底,累计投入无偿援助资金1.4亿余元,开展项目100多个。
金融扶贫是这家央企长期的特色项目,通过设计“期货+保险”精准扶贫策略,有效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功能,完善传统的再保机制,将期货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概念通过保险的渠道接地气的让农户接受,使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会因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而受到冲击,真正实现农户、企业和产业的“三方共赢”。
据了解,目前中国五矿帮扶的7个县中,5个县已经摘帽出列,还有2个深度贫困县计划2020年底出列。“目前,我们在去年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再增加了10%额度,向扶贫帮扶县投入了第一批共6316.7万元无偿帮扶资金,30多个扶贫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唐复平透露。
中信集团在金融和实业领域的多家下属企业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帮扶上进行“精准滴灌”,探索出了诸多扶贫模式。例如,中信集团在定点扶贫县建立产业扶贫循环使用基金,以无息贷款方式扶持当地粮食收购;建立“产业发展种子基金”,无偿支持建档立卡户创业发展。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节能”)坚持精准脱贫、精准立项,把集团产业优势与当地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在做大县域经济上持续发力,用项目提供就业、带动发展,增强当地“造血”能力,切实把产业帮扶做实。例如,针对定点扶贫县河南嵩县当地风力和光照丰富优势,中国节能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推进风力发电场建设。
“今年,中国节能在各个方面的力度更大,我们计划深入到扶贫一线现场进行调研,确保扶贫工作重心不移、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表示。
赋岗又赋能拓展就业渠道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中央企业持续加大对定点扶贫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拓展教育扶贫有效路径。
中国节能在定点扶贫县河南嵩县和广西富川实施“放飞希望”工程,每年出资100万元资助200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每年组织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到北京参加夏令营。目前已累计资助1200余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中信银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中信银行·新长城高中自强班”。自2013年首次开展以来,至今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37个自强班,累计捐赠1110万元,助力1850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实现求学梦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央企业还通过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设立“就业车间”、“微工厂”等就业项目,不但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或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还传授了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
中国五矿依托培养出世界焊接冠军的所属攀枝花技师学院,面向定点扶贫6县贫困学子开展了“矿心”教育计划。具体为中国五矿在定点扶贫县招收一定数量的贫困学生,由攀枝花技师学院进行免费的三年制中级工专业培训,还定期发放生活、通讯等各类补贴,并承诺全部推荐安排工作。“目前第一届45名学生正在就学,第二届学生正在招生中。这个项目在我们的扶贫帮扶县中已经小有名气。”唐复平称。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立锋介绍,该集团以基于生鲜前置仓的电商模式进行扶贫行动,助力农业发展与扶贫工作。通过在南京、武汉、长沙等地放置的前置仓设备,筹划招募有行动能力的贫困户、伤残户等通过培训成为设备维护人员、运营人员,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据了解,国资委组织开展中央企业定点扶贫县贫困农民工定向招聘,截至目前累计提供岗位14.74万个,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央企业责无旁贷、尽锐出战,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