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8日对外发布消息称,该校物理学院副教授王丰通过层层筛选,正式加入国际聚变能组织(ITER)项目核心物理模拟研究团队,参与承担该项目的集成模拟平台关键建设任务,这是首位中国科学家加入该团队。
国际聚变能组织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也是迄今中国参加的规模最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其目标是七方共同建造一个超导托卡马克型聚变实验堆,探索和平利用聚变能发电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国际聚变能组织项目造价约200亿欧元,目前组织直接工作人员约850人。
中国作为该计划的参与方,从2007年起,中国科学技术部设立了ITER国内配套专项发展磁约束核聚变相关科学技术。2019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与该国际聚变能组织正式签署了《学术与科学合作协议》,成为了该组织的紧密合作单位。2019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与该组织、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三方共同签署了《ITER项目合作人执行协议》。
该任务将弥补中国在磁约束核聚变集成建模方面短板,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建设提供关键技术,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王丰长期从事核聚变等离子体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他曾经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家实验室(PPPL)从事程序开发研究4年,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托卡马克数值模拟软件开发做出诸多贡献。
国际聚变能组织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也是迄今中国参加的规模最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其目标是七方共同建造一个超导托卡马克型聚变实验堆,探索和平利用聚变能发电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国际聚变能组织项目造价约200亿欧元,目前组织直接工作人员约850人。
中国作为该计划的参与方,从2007年起,中国科学技术部设立了ITER国内配套专项发展磁约束核聚变相关科学技术。2019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与该国际聚变能组织正式签署了《学术与科学合作协议》,成为了该组织的紧密合作单位。2019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与该组织、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三方共同签署了《ITER项目合作人执行协议》。
该任务将弥补中国在磁约束核聚变集成建模方面短板,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建设提供关键技术,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王丰长期从事核聚变等离子体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他曾经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家实验室(PPPL)从事程序开发研究4年,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托卡马克数值模拟软件开发做出诸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