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表示,“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保持总体平衡,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
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6.5%,上升至二季度的同比增长3.9%,6月份增速已回升至6.1%。
上半年全国电力消费呈现出诸多亮点。其中,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今年以来持续保持正增长,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二季度用电量增速较一季度提高了11.5个百分点,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网络信息服务业用电量更是大幅增长27.7%。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纳入行业投资统计体系的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3395亿元,同比增长21.6%。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王益烜分析说,新能源投资之所以出现高速增长,主要是受电价等相关政策以及发电企业绿色转型等因素影响。
对于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报告分析认为,下半年电力消费增速将比上半年明显回升,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至3%。预计今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1.3亿千瓦,同比增长6%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9.3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3.6%,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升进一步增加电力系统调峰能力需求。
“不过,受主要流域降水不均、部分地区电煤供应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外部市场疲弱、局部地区疫情反复、极端天气变化等,也给电力消费带来了不确定性,需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做好相关预案。”于崇德说。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扰动,煤炭市场供需错配问题持续存在,且供需松紧格局不断转换,煤炭价格呈现深“V”走势。不过,在中长期合同制度以及“基准价+浮动价”的指数定价机制保障下,煤炭价格整体上运行在绿色区间,实现了疫情期间能源安全供应和稳健发展。
分时段看,春节过后,下游补库存,而煤炭企业停产放假供应不足,出现了短暂供应紧缺的情况,带动价格出现小幅上涨。2月下旬,煤企积极保供增产,煤炭供需转为供大于求,价格承压持续下跌。直至4月底,随着下游持续复苏煤价开始企稳。5月份至6月份,在下游需求超预期、强劲复苏的支撑下,煤炭价格快速反弹,叠加产地安监升级等因素,强化价格反弹持续性。进入7月份后,受天气和新能源发力影响,煤炭消费低于预期,价格止涨并小幅回调。截至7月24日,中国煤炭价格综合指数报收于150.1点,较年初下跌2.3%,较去年同期下跌5.4%。
从供给侧看,全国煤炭产能依然较大,加之下游进口额度所剩不多,预计下半年煤炭进口量将呈下降走势。从需求侧看,在基建和房地产行业带动下,钢铁、水泥、玻璃等产品需求将持续恢复,耗煤需求随之释放。业内专家预计,下半年煤炭消费将维持稳中增长态势。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分析认为,随着经济加快复苏,上下游行业逐步恢复至正常生产节奏,下半年煤炭行业供需持续错配的情况将明显减少。同时,在需求持续复苏带动下,国内煤炭生产积极性将明显提升。预计下半年将呈偏松的市场格局,煤炭价格整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价格重心较上半年有所上升。
专家建议,下半年应继续严格执行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规范价格指数使用方式,采用多指数综合定价模式;建议炼焦煤、无烟煤供需企业采用指数定价模式,避免在市场变化较大时影响供需衔接的稳定性。
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6.5%,上升至二季度的同比增长3.9%,6月份增速已回升至6.1%。
上半年全国电力消费呈现出诸多亮点。其中,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今年以来持续保持正增长,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二季度用电量增速较一季度提高了11.5个百分点,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网络信息服务业用电量更是大幅增长27.7%。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纳入行业投资统计体系的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3395亿元,同比增长21.6%。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王益烜分析说,新能源投资之所以出现高速增长,主要是受电价等相关政策以及发电企业绿色转型等因素影响。
对于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报告分析认为,下半年电力消费增速将比上半年明显回升,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至3%。预计今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1.3亿千瓦,同比增长6%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9.3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3.6%,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升进一步增加电力系统调峰能力需求。
“不过,受主要流域降水不均、部分地区电煤供应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外部市场疲弱、局部地区疫情反复、极端天气变化等,也给电力消费带来了不确定性,需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做好相关预案。”于崇德说。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扰动,煤炭市场供需错配问题持续存在,且供需松紧格局不断转换,煤炭价格呈现深“V”走势。不过,在中长期合同制度以及“基准价+浮动价”的指数定价机制保障下,煤炭价格整体上运行在绿色区间,实现了疫情期间能源安全供应和稳健发展。
分时段看,春节过后,下游补库存,而煤炭企业停产放假供应不足,出现了短暂供应紧缺的情况,带动价格出现小幅上涨。2月下旬,煤企积极保供增产,煤炭供需转为供大于求,价格承压持续下跌。直至4月底,随着下游持续复苏煤价开始企稳。5月份至6月份,在下游需求超预期、强劲复苏的支撑下,煤炭价格快速反弹,叠加产地安监升级等因素,强化价格反弹持续性。进入7月份后,受天气和新能源发力影响,煤炭消费低于预期,价格止涨并小幅回调。截至7月24日,中国煤炭价格综合指数报收于150.1点,较年初下跌2.3%,较去年同期下跌5.4%。
从供给侧看,全国煤炭产能依然较大,加之下游进口额度所剩不多,预计下半年煤炭进口量将呈下降走势。从需求侧看,在基建和房地产行业带动下,钢铁、水泥、玻璃等产品需求将持续恢复,耗煤需求随之释放。业内专家预计,下半年煤炭消费将维持稳中增长态势。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分析认为,随着经济加快复苏,上下游行业逐步恢复至正常生产节奏,下半年煤炭行业供需持续错配的情况将明显减少。同时,在需求持续复苏带动下,国内煤炭生产积极性将明显提升。预计下半年将呈偏松的市场格局,煤炭价格整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价格重心较上半年有所上升。
专家建议,下半年应继续严格执行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规范价格指数使用方式,采用多指数综合定价模式;建议炼焦煤、无烟煤供需企业采用指数定价模式,避免在市场变化较大时影响供需衔接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