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低温恒温器下筒体安装完毕

2020-09-10 10:11  来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  

当地时间8月31日,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托卡马克装置第二个重大部件——杜瓦下部筒体吊装工作完成,杜瓦下部筒体吊装是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团队在法国“带疫解封”严峻形势下完成的第二个重大安装任务。

此次杜瓦下部筒体吊装,彰显了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总承包能力和安装水平,有效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聚变领域的地位。

此次吊装精度和形变控制要求极高,杜瓦下部筒体直径30米,高10米,重量约400吨,尺寸大约占ITER托卡马克装置的三分之一,是杜瓦底座成功吊装后又一重大节点。

杜瓦下部筒体吊装成功后,后续的下冷屏、重力支撑、中心螺线管安装等重要安装工作能够相继全面展开。

“过五关斩六将”

在杜瓦下部筒体安装的准备工作中,因筒体结构在吊装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并且吊装路径上其他物项(CWP02包NFM管)已经安装,两个因素成为影响吊装安全关键参数,联合体技术团队与业主IO反复进行计算确认,对吊具的尺寸、现场吊装路径以及用于就位调整的工具进行反复模拟,在理论上确保了吊装安装工作的安全,在正式吊装前多次组织吊装方案推演并进行吊装试验,确保调整工具和支撑工具状态安全可用,在实际吊装和就位过程中,严密组织检查,全方位覆盖风险位置,确保吊装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ITER项目是以按照安装工作包(Construction work package)为控制单元的专业化和流程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安装工作包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管理枢纽。保证杜瓦下部筒体按期吊装的先决条件之一是CWP02工作包NFM(中子通量监测系统)安装,在NFM安装过程中,关键部件Shared Frame(共享框架)由于结构和焊接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了较大的焊接变形,联合体团队进行多次技术方案讨论和制定修复方案,通过改变原有的安装顺序,优先完成托卡马克坑侧的安装工作,为杜瓦下部筒体吊装按期吊装扫清障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杜瓦下部筒体吊装准备工作进行之时,8月20日 ITER组织发函正式同意启动TAC1合同的P1阶段,这标志着TAC1合同第二阶段P1全面正式启动,杜瓦下部筒体吊装也是TAC1合同第二阶段第一项重大节点任务,充分展示了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工程履约能力,体现了国际聚变人在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携手同行、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难确保ITER项目进程的决心和目标。

“像你们这样的人正在一起努力使ITER成为现实。”

2020年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举行,ITER设备安装正式开启,ITER称赞中国以快速的工程反应和科研进步,成为各合作方中兑现国际承诺的典范,并称赞包括中核集团联合体建设者在内的ITER全球团队,“像你们这样的人正在一起努力使ITER成为现实。”

在探索和实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计划、寄托着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ITER计划中,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全体建设者携手同行、履行承诺,充分发挥中核工程、中核二三、核工业西南物理院和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的科研创新和工程建设优势,在ITER组织和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支持下,为“人造太阳”顺利推进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项目开工之时,全球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为保证ITER计划的实现,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的中法联合体不畏艰难,勇于接受挑战,积极克服疫情困难,在加强防疫抗疫的同时,抢抓时机推进工程进度。通过建立联合体协调管理机制,强化核心团队力量,成立专项攻关队伍,研究解决突发技术问题,协调多方资源积极应对工程挑战,提效率加速度保质量完成工期。

2019年9月,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与ITER组织签订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主机安装一号合同(TAC1),从2020年初起,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逆行”法国,共派遣10批工作团队进入现场,目前,来自中核集团中核工程、中核二三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60多名员工正在法国ITER现场开展相关工作,这批正在给核聚变安装“心脏”的当代核工业人,用自己的奋斗故事,在异国他乡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只争朝夕、埋头苦干,诠释了新时代核工业精神。

“科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 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的中法联合体作为ITER项目全球团队中的一分子,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经验,迎难而上,为使ITER变为现实,为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为ITER计划2025年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起底的福岛核电站,东电公司他们真的可信吗?

起底的福岛核电站,东电公司他们真的可信吗?

4月13日消息,日本政府当天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等有害的核废水。
世界最大“人造太阳”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全部制造完成

世界最大“人造太阳”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全部制造完成

4月10日,由中核集团中核二三承担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产品制造项目在广东惠州全部完成,最后一批产品将于近期运往法国。该项目的完成,是中核集团为ITER计划顺利推进以及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具体体现。
核电的战略定位与作用(上)

核电的战略定位与作用(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核力量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形成的重要杠杆。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树立了军威国威,但真正使中国成为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的重要国家的因素,还是于上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核武器。
全球最大核聚变实验(ITER)将启动燃料测试

全球最大核聚变实验(ITER)将启动燃料测试

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ET)将执行一系列氘氚核聚变实验,这是未来大型聚变实验前的一次重要彩排。位于英国的一座尖端反应堆正在筹备核聚变混合燃料的关键性测试,这种燃料将最终点燃“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全球规模最大的核聚变项目。
得益于人工智能 核聚变反应堆计算速度变得更快

得益于人工智能 核聚变反应堆计算速度变得更快

核聚变反应堆技术能够以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式满足我们未来的电力需求。数值模型(Numerical models)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关于聚变等离子体行为的信息,以及关于反应堆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宝贵见解。不过,要求大量的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进行建模,需要一些专门的模型,而这些模型的速度不足以提供反应堆设计和运行的数据。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