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对话:综合能源服务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2020-09-27 14:55  来源:能见App  浏览:  

9月27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与中电联售电和综合能源服务分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峰论坛暨云博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能见App将全程图文直播。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韩英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院名誉院长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郭剑波,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干锦,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出席“巅峰对话”环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主持会议。

 

韩英铎认为,现在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依据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是资源禀赋的变化,另一个是规模储能的发展。在他看来,资源禀赋的改变决定了未来电网将是垂直型电网和扁平型电网并存。

“所以未来的电网是两个共存的,甚至有一个是要消亡。” 韩英铎说。

在此背景下,电网在能源中的定位如何值得深思。作为中国能源数字化的泰斗,薛禹胜则认为,这离不开用高科技,用现代技术来支撑。“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在同时强调能源革命的时候,也要非常注意数字赋能”。他说。

郭剑波则认为,现在的能源转型面临环境、安全和经济的矛盾三角形现状,需要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因为风电和太阳能还无法完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因此将来火电要关停一部分,但常规机组的大幅度减少,在短期内难以预期。

而作为智慧城市的专家,沈迟表示,智慧城市也是一个综合,集成各方面的技术,应用到的城市运行管理当中去。

陈干锦则介绍称,综合能源服务对装备制造业将带来基于和挑战。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海电气集团在风、光、储领域都进行了战略性布局,其中海上风电份额占据了41%。

作为光伏企业的代表,林建伟则认为光储能一定是个主力军。“光伏通过过去二十年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最便宜、最经济的能源之一。”林建伟说。

以下是“巅峰对话”的文字实录:

李俊峰:各位上午好,能源是国民经济和国民社会发展重要基础,在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基础之下,我们的能源消费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就这些话题认真讨论、展望一下我们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在“十四五”的发展趋势,我们有请以下嘉宾上场,我们一块讨论。

韩英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剑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沈迟,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干锦,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建伟,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先问韩先生一个问题,现在进入“十四五”期间,我们的电力系统如何适应一个从集中式为主,向集中式和分散式相结合的电力系统转移,它为我们的综合能源服务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韩英铎:需求侧管理、综合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我觉得是殊途同归,大势所趋,总而言之,叫综合能源服务也好,能源互联微网也好,这都是我们能源“四个革命”里的重要抓手,刚才让我谈一下看法,它的机遇和挑战,我的看法这是大势所趋。

刚才时间关系,杜祥琬院长没有展开说,我很同意他的观点,现在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依据,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一点就是能源禀赋的问题,杜院长讲得比较客气,说西电东输和电从身边来,现在是进入了并生的时代。

电从身边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发改委“十三五”规划中能源规划的一个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可再生能源东部、西部并举,东部为主;集中分散并举,分散为主。

资源禀赋的问题,刚才杜院长讲了,他没有展开讲,实际上我们东部的光伏的资源是很多的,我记得一个是25公里以内近海风电是9亿千瓦时,一个是光伏技术可开采的是10亿千万时,远超德国、西欧这些国家。

所以我们现在再谈资源禀赋,大谈西电东输这是不合适的,西电东输不是“万岁”的,它是有顶棚数值的。

而东部的资源开发,是有很大的前途的,资源禀赋的改变,就决定了未来的电网,它是垂直型和扁平型共存的电网。垂直型的就是说的一千千伏,一直到380、220等,工业负荷也就是35千伏,上面那些层都是为了接纳西电东输的,从长远来讲,它不是“万岁”的。

而东部的风电和光伏,它是不需要高压等级去输送的,所以是就近扁平的,几个简单的就够了,直供我们的工业用户。

所以未来的电网,是垂直型的和扁平型共生的,甚至有一个是要消亡的。这是一点的,就是电力系统发展的依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二点,就是随着规模储能的发展。我这里包括电值储能,各种储电,也包括储热和储冷,因为现在老百姓的需求,不光是能源需求,不光是需要电力,还需要供热,你给我供暖。

所以我们的供应也要考虑供电、供热、供暖,所以未来风、光、储、热、冷、电是互相融合的,不是像现在你供热我供电,不是这样的,所以这样的话,就叫风光储热冷电多种能源形态,互相交融和配合,这个也是必然发展趋势,所以有了这两点发展趋势,这个叫做综合能源服务也好,叫做能源互联微网也好,它是要大发展的。

第三点就是说,在复合侧采取措施效果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总的装机容量19亿千万时左右,火电装机是13亿左右,我国的尖峰负荷也就十二三亿,我看了各个网局的装机容量和它的尖峰负荷,一般都是百分之六七十,东北和西北更少,百分之四五十。

我国尖峰负荷的曲线中的“尖”,最尖一年不超过500小时,而我们国家装机发输配用都用尖峰负荷来的,这个浪费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国家电网叫提质增效,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我还有一点,就是说我觉得我们现在综合能源服务,它面临的挑战是很多的,因为它是全套的东西,每个微网都是全新的,需要创新是很多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四个革命”当中的体制创新,这方面的挑战是很大的,我希望要认真的研究,我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速度这么高,我们的火电,十二亿装机,现在运行4000小时,那么过去是运行六千小时的,那么也就相当于3亿到4亿千瓦的火电装机在停着,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李俊峰:谢谢韩先生简短但是非常有份量的讲解,我们要服务终端,要面临多元化的融合,和储能技术怎么融合,最关键就是体制,所以我们在研究综合能源服务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体制问题。

下面请薛禹胜先生,一个是中国能源数字化的泰斗,您在看一看通过能源数字化,通过能源互联网,怎么助力我们综合能源服务?

薛禹胜:我对能源革命和综合能源服务的理解就是要充分利用了高科技和信息技术,还有物理系统能够紧密融合起来,另外要大规模用清洁能源替代,在需求侧要尽量大规模使用电能替代。

我的感觉是,一定是要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式的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的在负荷中心结合起来。此外要大量让普遍的大规模小微的参与者,也就是我们的产销参与者,来参与到能源的运行和设计,以及整个消费过程当中,来引导更好的提高能效。

那么这个当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原来作为能源中的一个电网,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它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们的观点是认为大电网的能源的一个调配的作用,和它在经济运行过程当中起到的作用不会消亡,这个会永远存在,但是电网作为一个原来运行依靠着一次能源,和终端一次能源的可调节性、可控性,和终端能源当中的平稳性,来保证了它可以独立运行。

所以,研究和运行都是在一个前提之下,就是在能源链当中是一个首冲的位置上,大家依靠着上下游的支撑来完成的。

新的形势下,刚才两个转型就破坏了这两个条件,首先一次能源和终端调节都是处在不可控之下,所以这样电网终归会成为——原来等于家庭里面被宠爱的孩子一样,在长大成人以后,它不再可能有优越的地位,长大要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所以要照顾上面的,也要照顾到下面的。

对电网来讲,的确是要很好考虑一下,能源的定位中是如何考虑。这样的任务离不开用高科技,用现代的技术的来支撑这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在同时强调能源革命的时候,也要非常注意数字赋能。

所以我觉得最近的这样问题提出来,和它的解决,也使我们能够沿着一个正确的道路能够努力下去。

李俊峰:谢谢薛先生,前面提出来新形势下电网的挑战,过去我们负荷不听话,源是听话的,现在源也不听话了,那怎么办?接下来听一下郭先生的意见,在这种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我们如何适应能源转型?同时又保障我们的能源安全,特别是电力安全,总之我们的综合能源服务如何适应我们清洁化发展、转型大趋势。听听郭先生想法。

郭剑波:因为时间关系,我简单讲一下,第一个现在讲的矛盾三角形,环境、安全和经济,我们能源转型面临着三者协调的关系,现在谈得比较多的是对环境的有效性,实际上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应用,消纳安全性问题和经济性问题都带来了。

我的观点,刚才有些前面的演讲的嘉宾说的,将来火电要关停一部分,我觉得因为风电和太阳能的保障几乎没有的,所以常规机组的大幅度减少,在短期内难以预期的。

新能源电量成为主力电源,电量必须上去,去年太阳能数1285小时,风能是1082小时,但是我们负荷一般是一千六二小时,所以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把空间全给新能源留出来,传统的交流电系统会面临挑战,因为参加综合能源服务会议,上次在综合能源服务报告里面说了两句话,能源转型目前来说要靠电为主要手段,就是新建能源的利用。

那电力转型,就是电的出路,光靠电是没有出路的,电力的出路要靠综合能源。

李俊峰:谢谢郭先生,下面请沈主任,这是台上唯一一个不搞能源的,搞智慧城市,听听沈主任想法。

沈迟:今天来了学了很多,我是做规划方面工作的,我们的能源工作,实际上在我们规划体系中间属于专项规划,大家可能注意新闻了,正在编制十四五,开门编规划,听听各方意见。

所以综合能源服务规划作为非常关键的规划,对“十四五”起到支撑作用。这上面既有技术进步,也有政策引导,当然今天的主题是综合能源服务服务,我想也是一个技术方面的一个综合吧。

那么刚才主持人提到,跟我们智慧城市要结合,智慧城市我想也是一个综合,集成各方面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城市运行管理当中去,那么最终的目的,过去我们说可持续发展,现在讲要共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我想我们这里讲的能源,包括利用方式和技术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用尽量少的能源、资源的消耗,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们越来越高的人民提高生活水平这样的需求,创造更多的产品,而不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这样是我们一个目的。

所以我们能源的消耗,也会和其他技术结合到一起,刚才也有专家提到了,跟我们互联网、区块链,等等这些,我想现在的技术进步,已经不是单枪匹马的单纯的技术进步,是各种技术的综合,这样子能够比较好的,我觉得更好的解决我们某些单项技术的发展,去满足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吧,我想是这样的。

李俊峰:谢谢沈主任,现在我们国家提出很伟大的目标,就是我们2060年我们要碳中和,国家的碳中和要从一个个区域做起,我们要讨论研究,如何在中国某一个城镇和地区里面实现碳中和,整个国家才能碳中和,所以你的规划也是特别重要的。

下面下一个问题提给上海电气集团的陈总,是我们国家老牌的装备企业,面对新的能源转型,你觉得会产生什么影响和挑战?

陈干锦: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个论坛,综合能源服务对装备制造业会带来什么影响?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会带来巨大挑战,上海电气是传统能源的大型国有集团,我们主要在三个领域里,一个是火电,一个是核能发电,一个是新能源发电,我们具备最的设计能力,最高能力的参数可以设计,不同型号都可以做,都可以提供。

但是综合能源的发展,对传统能源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核能发电和燃气动能发电影响不是特别大,最重要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能够达到8000万千瓦,最近几年断崖式下降,我们存在火力装备大量放空,这是构成巨大挑战。

第二个重大机遇,推动技术最大的办法就是需求、市场,这两年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国家发展这么快,短短时间之内超越国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益于国家的政策,特别是得益于我们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重视,所以有大量的市场需求,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资本,和人力集聚到这个领域,使这两个领域得到大幅度提升。五六年前我们跟国际差距很多,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提供陆上和海上十兆瓦发电,从多晶硅开始我们走向了单晶硅,整个技术发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让世界看着非常敬佩,我觉得这是我们综合能源发展带给制造业的机会,因为没有国家这样的政策,技术装备也不可能走向国外和一带一路的国家,但是今天我们走向一带一路国家是非常有底气和自信的,我们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导致我们整个制造水平达到世界最好的水平。

上海电气在风光储里面加大了很大的战略性布局,比如说我们风电,总部在上海,但是我们在江苏、福建、广东都有我们的制造基地,我们现在在风电里面,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都是半壁江山,我们重点在海上,海上技术难度更高,当然毛利要好一点,我们可以提供10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我们占到了海上风电份额的41%,风电领域我们加大了非常大的部署。

第二,在太阳能领域大概投资了80亿,我们大概有十几个项目在执行,除了光伏,也进入了光热,一起来的,所以我们最近几年承接了迪拜水电局四期的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95万千瓦,其中3台20万千瓦的潮湿的(溶岩堆),在迪拜的一体化项目,是当今世界在太阳能领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投资最大的项目,我们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布局,这次疫情我们都包机去迪拜,现在迪拜五期9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给到我们,同时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电站,1G瓦的储能电站都非常大,也是我们承接的。

最后一个我们储能项目,在储能方面也有一定的部署,我们在南通有10G瓦的基地,主要配合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这个基地明天正式开张,可以投产。所以我也给大家汇报一下,在风光电力我们也有极大的部署,我们希望和大家一道为国家的综合能源服务作出贡献,谢谢大家。

李俊峰:谢谢陈总给我们大家这么满意的回答,因为我们领导都在问这个问题,当新能源出来,我们三大电力干什么?你不用这个发电肯定用其他发电。接下来是中来光伏股份的林建伟林总,你是主打光伏的,光伏在新能源服务里面什么定位?你怎么看?

林建伟:感谢,也感谢国网集团邀请我们参加这个会议,那么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学习综合能源服务的未来。

我觉得人类的光、空气、水、粮食都是我们必须品,我们进入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候,我们必须用综合能源服务来解决我们发展之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能源利用效率,解决碳排放问题。

总书记9月22日联大会上提出来的两个目标,大家都知道了,我们9月27日这里能够召开这么一个盛大的隆重的高峰论坛,我觉得是非常及时的。

所以我觉得综合能源服务对我们人类未来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是非常紧迫的命题。

作为综合能源服务里面有风、光、储、氢、冷、热、电这些资源,如何把这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碳排放,减少这些能源之间互相不互动问题,我觉得综合能源用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是很好的方案。

作为我们做光伏的综合能源领域能做什么角色?大家看到光伏通过过去二十年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最便宜、最经济的能源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刚才陈总讲的迪拜的项目,这个项目也是我们中来深度参与的,给上海供应了320兆瓦最好的总机,它是一个光和热和储一体化的项目,同时我们也正在跟阿迈有两个项目,这个电费只要1分3厘2美金,也就不到一毛钱一度电,是法国EDF一个项目,这么大的光伏项目越来越多展现在我的面前,包括今天看到正泰集团在全国有40万户光伏电站,这个都告诉我们光伏是安全的能源,高可靠、可分散、随处可安装的能源,对未来运维要求又比较低,所以光伏能源必将成为未来综合能源里面的生力军、主力军。

作为我们中来股份是一家专注于光伏双面电磁研发的企业,我们很高兴作出了一些成果,我们把电池的效力超越了韩国的LG,全球第二名,有望在2021年的8月份,达到全球最高效率最高的指标,真正把中国光伏企业由大变强,高效电池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是更个光伏产业领域里面的核心,只有提升光伏效率,才能解决我们电站投资的问题。

光储能一定是个主力军,储能成本可能占到50%,光伏占20%,正因为高效带来了高杠杆,会降低前面这80%的投资成本,所以高效电池,高效组件,将成为我们光伏产业里面最大的抓手,才能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中来确实在行业里面走到前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小而强,技术很领先,我们希望能够给各位,以及国际上客户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在未来综合能源服务里面做到更好的贡献,无论从张家口100兆瓦的扶贫电站,到现在张家口有1G瓦的智慧小镇的规划设计,也深度参与其中。

我觉得中来在国家基地项目也好,都已经走在行业的前面,所以我也希望未能够做出更多的成绩,回报给我们的客户、领导和社会,谢谢。

李俊峰:谢谢林总,因为能源服务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话题,综合能源服务是一个新的话题,如何做到综合能源服务需要我们很多的研究、讨论,因为不光是电力企业这样想,石油公司也这样想,从国际石油公司变成综合服务公司,今天是个初步讨论,感谢几位专家用了比较短的时间讨论了这个理念,我们可以在未来不同场合继续讨论综合能源服务,如何为我们能源服务转型添砖加瓦。

谢谢各位,我们今天上午的讨论就到此结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王传福谈比亚迪丰田合作:从纯电车的角度来看,这一次是比亚迪做起了“老师”

王传福谈比亚迪丰田合作:从纯电车的角度来看,这一次是比亚迪做起了“老师”

在去年4月2日,比亚迪和丰田双方合资成立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个消息也让不少车迷朋友吃惊,丰田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车企,而比亚迪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头部品牌,二者怎么会突然联合在了一起。并且从纯电车的角度来看,这一次反而是比亚迪好似做起了“老师”。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沙漠腹地、在楼宇外墙、在农家鱼塘,一块块光伏“蓝板板”,将清洁电力送向千家万户,有的还成为老百姓的“阳光存折”。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48.2吉瓦,同比增长约60%,累计装机规模已达253吉瓦;在制造端各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6%、19.7%、22.2%和26.4%。
我国新能源、芯片、5G等产业发展形势如何?——工信部回应热点话题

我国新能源、芯片、5G等产业发展形势如何?——工信部回应热点话题

田玉龙认为,在完善的制造体系、强大的配套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力支撑下,2021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也面临挑战,全球疫情走势、经济形势仍具有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存在断供、断链风险。
景春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出现了虚火现象

景春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出现了虚火现象

“30多个地市发布氢能源规划,各地出现很多氢能产业园,有遍地开花的倾向,而且规划的氢能产业规模达到上万亿元,产业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风险日益增加。”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高规格发布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对各地区、各部门准确把握发展新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经济发展加快注入绿色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明确要求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这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