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重:转变经营机制 争当国企改革“排头兵”

2020-10-23 09:31  来源: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  

10月20至21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大连召开深化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助力东北全面振兴。近两年来,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国企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较好实效。10月22日起,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推出“国资国企改革样本”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总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4年前的中国一重,还是另一番景象:连年亏损、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近年来,中国一重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经营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企业活力动力显著增强。2017年,中国一重实现扭亏为盈;2018年,营业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利润总额3.08亿元,同比增长184.1%;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67.48亿元,同比增长91.98%,利润总额8.01亿元,同比增长159.88%,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时代东北国有企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先行者。

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 筑牢强企之本

近年来,面对自身计划经济烙印深重,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活,发展动力不足,经营活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让中国一重走出困境,重振雄风。首先,中国一重以市场化机制改革为导向,建立了一整套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提出并实施了两制、两个中心、五个体系的“225”管理创新体系,确立了以营销为龙头的经营新机制,推进了“1+10”全面预算目标激励体系,实施“双达标”生产作业现场管理体系,抓好“双五”经营和党建融合体系,形成了战略导向和落地实施督办体系等等,实现了国际国内市场贯通,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贯通,强激励、硬约束相统一、责任目标与刚性兑现相统一,政治与经济高度融合,经营管理与党的建设高度融合;其次,构建了适应市场运行的经营体制,打破了沿用几十年的“工厂制”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2017年11月由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为国有独资公司,所属各级子企业全部为按照《公司法》注册的公司制企业;此外,从源头梳理公司经营各环节,制定《集分权手册》,对25项职能进行了划分,落实党委常委会35项前置讨论事项和15项决定事项、董事会51项决策权和经营层83项管理权,将董事会运行机制与集团管控机制融为一体,实现集团管控能力的全面提升、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最大化,从而通过“管控”传承“治理”、“治理”承载“管控”,实现了逐步分层、分级管理适应市场变化的运行体制。

以构建“五个机制”为突破 汇聚发展新活力

以中国一重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而难兴,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企业市场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体制机制落后、股权结构单一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在头脑里、在思想上。中国一重在“深化改革”上是怎么做的?

构建“新思想引领”长效机制。中国一重通过学习培训、民主决策、挂表督战、方法应用、实践研究“五个一”模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从严管干;同时,坚持以新思想为引领,以思想之“变”引领行为之“变”、以行为之“变”撬动发展之“变”,常态化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先后开展180余场次调研讨论,找准“变”的靶向,并针对查找出的11个方面226个问题立行立改,实现快速转“变”效果,订货回款大幅度提升,新增订货额连续三年保持大幅增长,平均增长率达10.84%。

构建“两个合同”退出机制。中国一重全面落实“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全面建立职业经理人、职业技能人、党务工作者队伍,在劳动合同基础上,全员签订《岗位合同》,以劳动合同解决员工身份问题,以岗位合同解决劳动标准和退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立下军令状,明确责权利,完不成目标收入60%、目标利润70%的自动解职,解除岗位合同后,一律“退长还员”,只保留工程等相应系列职称岗位和普通员工身份。

构建“五个通道”晋升机制。中国一重在行政职务序列之外,打通了技术研发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党务人员、技能人员五个晋升通道,分6个职级,2至3年一个台阶,细化职级晋升评价标准,每年一评定,让各类人才干事都有奔头、成长都有空间。在多通道纵向贯通基础上,又逐步实现了横向互动,人员相互交流、身份相互转化,后备人才成池,源头活水始现。

构建“五个倾斜”激励机制。中国一重坚持薪酬分配向营销、高科技研发、苦险脏累差、高级管理、高技能五类人员倾斜,明确将职工收入增长指标,写入企业年度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纳入公司高质量发展九大关键考核指标之一,并明确了“确保”“力争”“创优”三个层级薪酬指标增长机制;实施“百名人才工程”,出台了公司、直属单位、制造厂三级“大国工匠”“首席技能大师”评聘办法,公司级大国工匠、首席技能大师,每年享受6万元、4.2万元公司特贴,差旅等按公司二级单位正、副职标准执行,让具有绝招绝技的高技能人才也能拿高薪。

构建“三个需求”共享机制。中国一重全力保障职工“生产生活”需求、“文体活动”需求、“民主管理”需求,从惠民措施、物质建设等软、硬件上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好务,明确厂务公开“五个规范”“四级公开体系”,每年初召开两级职代会,进行3次以上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受检单位覆盖面达到95%以上,并设立了326个“职工代表监督岗”,职工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成功打造了企业与职工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中国一重通过全面建立‘五个机制’,使一切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作为。

以创新为驱动 点燃发展新引擎

作为实体经济典型代表,如何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国一重首先是改革创新体系,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奖励、分红、股权等不同形式的奖励分配机制,明确科技成果实施转化并成功投产后,技术、研发人员连续3年每年从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营业利润中提取5%作为分红,探索推进研发设计单位股份制改制,实行科技人员持股计划等等;其次是推进全员创新,搭建形成了以“四级+四类+五室+一赛”为主体的“4451”基层创新工作体系,设立创新活动室110个,凝聚创新人才3000余人,完成基层创新课题620项,累计创效近7亿元;同时,稳步实施“3+7+5”重大攻关计划等,目前7项“卡脖子”技术已完成2项攻关任务,近三年累计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任务2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7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而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使“中国制造业的第一重地”名副其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细数来自东北的“大国重器”!

细数来自东北的“大国重器”!

春寒料峭,中国一重集团生产车间却一片火热。“加力,再加力!”一个烧得红彤彤的钢坯正在万吨级水压机上锻压,压力从4000吨升至8000吨、12000吨……工人刘伯鸣一边指挥,一边向记者大声说:“今年任务很满,必须快马加鞭。”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产业上项目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产业上项目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一重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开放合作,积极承担国家重点任务,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十三五回眸】中国一重风雨66载,前事可忆、未来可期

【十三五回眸】中国一重风雨66载,前事可忆、未来可期

国之肇造,又五年而一重定址,五湖四海齐聚,戎装布衣共举,踏冰卧雪、四面突围。鞍钢宝钢,供其大业之基,秦山昌江,承接核电之始,尔来六十有六,华发未生、兵锋正盛,秉红色精神,葆初心壮志,国有所需,利剑所指。
中国一重如何面对“大战”和“大考”?

中国一重如何面对“大战”和“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同时,也对企业经营带来严峻挑战。在2月18日举行的国务院应对新型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承诺,国资委对年初制定的央企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不会改变。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