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深秋,地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涩北,风又凉了些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地面集输公司的涩北营地热闹依旧,气温一天天的持续走低,可地面集输人的热情丝毫不减,为气田冬供、上产服务的承诺回响在耳边。
二十几栋野营板房围成的“四合院”,是青海油田地面集输人在涩北的“家”。
野外不比远在千里之外的敦煌基地,每到9月底,野营板房里的电暖气就成了必需品,别看中午时艳阳高照,可早晚十几度的极大温差,让住在这里的人早早就感受了严寒。
10月15日,营地突然停电,正常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了。
“没有电,很多问题就更加突显了,最主要的就是电脑里的资料急着要,可这一停电,打破了原来的所有计划。”青海油田地面集输工程公司气田地面集输建设分公司技术员谢铭飞说,后来大家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便用加工棚里的发电机发电,一时间,原来用于焊接的工作平台华丽转身为办公桌,笔记本电脑、施工蓝图、开水壶,临时的办公桌上应有尽有。
“在工棚下露天作业,冷了裹紧身上的棉衣或是停下来喝一口热水,再不就停下手里的活站起身来走几步,和一起这样‘加班’的同事随便聊几句,实现了工作生活两不误。”谢铭飞笑着回忆道。
图为工人们正在抢修。 董萌 摄
渐入冬季,埋在地下的管线腐蚀的问题好像也逐渐暴露显现。仅十月中旬的十天里,地面集输人就参加了三次抢险。
“记得10月17日那天,更是接连干到了快天亮,那天一早,接到采气一厂‘台南到涩北管线检测出管线壁薄,需要进行处理’的任务,在努力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后,大家回到涩北公寓吃饭时,又接到了采气一厂台南12号站至15号站高压联络管线漏点抢险的任务,大家随即放弃午休,准备材料、立即赶到现场产,对现场进行考察后,抢险小组决定以‘打补丁’的方式解决问题。”青海油田地面集输工程公司气田地面集输建设分公司协助负责人张海东说。
张海东说,说起来4处漏点处理好像不算太难,但干起来绝非易事,中午太阳直晒在头顶,戈壁上更是没个躲。不一会深秋的风又像刀一样割在人脸上,时间一长,厚厚的棉衣仿佛也被吹透了。
从中午到下午,从下午到晚上,再从晚上到凌晨,气温一点点的下降,直到身上的棉衣仿佛已经变成的薄薄的单衣,趴在冰冷的管沟里,好在还有面前弧光的热度。
“零下5摄氏度的天气,站在发电机旁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几个小时下来,已经冻到满脸通红,连说话都带着浓浓的鼻音。”张海东回忆。
就是这样,大家仍然不放弃,坚持着要早一点完成任务。直到凌晨3点36分,抢险任务顺利完成,气田地面集输主力军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影返回驻地。
这就是坚守在柴达木盆地深处的涩北人,他们用行动又一次诠释了“服务油田”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