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山东海阳核电继2019-2020供暖季实现核能供热示范运行后,又将目光移向了海水淡化。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以核电站为基础,随着技术应用和政策支持的落地,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核电+长输”供热模式可期
核电站供热在原理上与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相似,都是通过换热装置将电厂蒸汽的热量传导并输送至用户。而核电站往往远离市区,较长的距离会造成热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一般供暖技术的经济半径在20公里左右,超过20公里的需要采用长距离输送技术。”中广核山东分公司工程设计高级主管刘国亮表示,长距离输送是商业核电厂供热的可行路径。
长距离输送供热对于材料密封、保温、造价等都提出了一定要求,在常规煤电供热领域,太原古交长距离输送示范工程已于2016年11月启动运行。“该项目供热距离长达38公里,其中有十余公里需要穿过山体,额外增加了投资。但即便如此,综合测算下来的成本也比新建燃煤锅炉供热更低,经济性更好。”清华大学教授付林指出,长距离输送供热目前在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上都已经得到验证,“淮河以北15个省区市中,已有8个省会城市选择长输供热来替代燃煤锅炉进行供热,规划中的工程最远输送距离接近100公里。”
输送问题得到解决后,核电高能量密度、高参数的优势也得以体现。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核能分公司设总魏承君指出:“海阳核电机组和国内同容量120万千瓦火电机组对比显示,主蒸汽流量和高压缸排气量,前者都是后者的2倍以上。”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与会专家表示,在实际推动中,核电供热也面临现实阻力。“北方省份用于供热的大量燃煤小锅炉、小机组,常常与地方利益紧密捆绑,地方上由于看重短期利益或对技术经济性认识不足,缺乏推动核电长输供热的积极性,还需要政策持续引导。”
核电“造水”开始起步
今年上半年,海阳核电完成日产30万吨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已通过专家审查。据了解,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10万吨/天,二期工程20万吨/天。
实际上,国内此前已有多个核电站配套建设了海水淡化项目,但主要用于解决核电厂内部淡水供应问题。据张受卫介绍,包括海阳核电在内,辽宁红沿河核电厂、福建宁德核电厂、浙江三门核电厂等均配套建设海水淡化项目,但总规模不足6万吨/天。而目前国内海水淡化项目规模最大的是天津北疆煤电厂,其海水淡化规模达到20万吨/天。
有与会专家指出,海阳核电发力海水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山东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山东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三位。”张受卫表示,“这一数值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临界值(1000立方米)。”
而对于核能参与海水淡化是否会造成放射性安全问题,张受卫解释称:“以海阳海水淡化项目为例,一期工程水源不与厂内可能存在放射性的系统接触;二期工程用水虽然与二回路介质进行热交换,但二回路蒸汽侧为负压,即使凝汽器发生泄漏,也是海水进入二回路,不会向海水泄漏。所以不存在造成放射性安全问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