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与煤炭产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20-10-30 14:05  来源:新中国能源网  浏览:  

当前,乘着“新基建”的东风,5G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优势在越来越多的工业场景中得以应用。5G与煤炭产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可靠性成制约5G技术, 在井下应用关键

近年来,煤矿智能化建设屡获政策支持。相关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01个,且这一数据有望在今年底升至550个。

但煤矿智能化建设并非易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看来,煤矿智能化的基本过程虽与工业过程控制基本一样,但煤矿地下空间的问题比地面更复杂,对通讯的要求极为严格,传统4G+WiFi的数据传输技术难以满足这种差异化需求。

“而5G网则可为智能化煤矿铺就一个‘高速公路网’,加快煤矿开采数据可视化、开采过程透明化、开采设备智能化、开采现场少人化的进程,进一步提升我国煤矿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王国法表示。

然而,矿用5G技术并不是简单地将地面技术移至井下。煤矿开采为常态化移动性地下作业,生产环节多,地质条件经常变化,线缆极易断裂、接触不良,对井下通信系统及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极高,采煤机、掘进机、运输车辆等主要生产设备需要无线网络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因此,可靠性成为制约5G技术在井下应用的关键。

此外,普通地面5G设备也不能直接用于煤矿井下。以5G基站为例,该设备发热量极大,功率可达数百瓦,而矿用5G基站的功率必须在6瓦以下,且须按照防爆标准处理。

而现在,这些“卡脖子”问题或许不再是“拦路虎”。记者了解到,由山东能源集团研发的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包括了矿用5G核心网、5G基站、5G基站控制器、5G高可靠控制器、5G边缘计算控制器、5G CPE、5G智能手机等,可广泛适用于极端严苛的煤矿生产控制场景,目前已顺利拿到国家矿用5G系统“安全标志证”,并已在山东能源兖州煤业鲍店煤矿、东滩煤矿投用。

矿用5G时延缩短, 近200倍

据业内人士介绍,为让煤矿工人从井下复杂环境中解放出来,不少企业都上马了智能化采煤设备。但此前受制于传输信号的低速率和不稳定性,工作人员仍需在作业一线对设备进行监测,不能真正实现远程操控。

那么,解决了“可靠性”难题的矿用5G技术又有何“过人之处”呢?

“4G网络大约有3-4秒的延时。传输有延时,我在后方控制机器,信号到现场机器还会有一段时间。机器在延时过程中会有一定危险,如果延时较高,我们不敢尝试无人操作。”山东能源兖州煤业鲍店煤矿综掘二区区长许松告诉记者,现在使用矿用高可靠5G网后,延时已大幅降至20毫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助这一5G系统,鲍店煤矿真正实现了远程操控、“采煤不见煤”。“自动跟机率和记忆截割率达到了90%以上,以前综放工作面生产人员每班需要14-16人,现在仅需7人,工效达到156吨/工。” 鲍店矿采煤副矿长徐长厚对记者表示,地上远程操控、高清视频实时回传、智能机器人无人巡检等已在鲍店煤矿成为现实,采掘一线实现减员50%以上,产能提高了一倍以上,实现了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常态化运行。

中国联通首席技术官傅强表示,此前,山东联通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成立了国内首家“5G+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未来将共同推动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在行业全面落地实施。记者了解到,明年,山东能源集团将把这一专网系统率先推广至集团内10-30家煤矿,加速煤矿智能化建设。

煤炭工业互联网生态, 现雏形

事实上,近年来,山东能源集团在煤矿智能化建设领域已走在全国前列。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李希勇告诉记者,目前山东能源集团已研发攻关“先进电液控及传感器、采煤机智能截割、工作面自动找直、5G高可靠应用”等国内领先的7大智能开采关键技术,建成80个智能采煤工作面、71个智能掘进工作面、10个智能矿山示范点,36对矿井取消夜班采掘作业,累计减少井下作业人员9700余人。下一步,将以智能产业化为目标,打造5G+智能矿山解决方案,构建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煤炭工业互联网生态。

“5G助力智慧矿山在建设中实现透明化、高清视频与图片处理、实时信号传输,与煤矿智能化建设高度契合,大力支撑了煤炭工业互联网建设。”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邓中亮介绍。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5G基站已超60万座,终端连接数超1.5亿。今年上半年,全国已累计开展5G创新应用400多项。随着产业配套的基本成熟和网络成本的持续下降,5G正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5G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还存在几个难点:一是如何突破井下5G功率限制、加大覆盖范围;二是快速维护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5G技术标准更新较快,已有的5G系统要跟上这一快速迭代步伐;四是打破芯片垄断任重道远。”山东能源集团兖矿信息化中心总工程师刘坤表示。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5G技术与煤矿深度融合,王国法认为,需在构建好传输平台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平台与应用场景和先进技术的融合,解决一直困扰煤矿智能化开采的泛在感知、实时可靠传输、大数据应用、快速智能决策、混合现实远程操作等难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十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不断完善自然资源政策、强化创新驱动,组织有关方面推动找矿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方面情况,今天,我们有幸邀请了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司长于海峰、科技部社发司二级巡视员徐俊、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副主任覃家海,请他们三位领导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山西与华为共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

山西与华为共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

2月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的“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在山西太原揭牌。上述单位将在智慧矿山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煤炭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能源新战略的重要组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煤炭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能源新战略的重要组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近日在“能源化工行业知识创新服务与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论坛”上指出,在向能源转型过程中,必须以煤炭煤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平抑波动稳定器,可再生能源也可以为煤炭的低碳发展助力,两者耦合协同发展,将成为建立新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
得州电力灾难的教训 - 美国能源系统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引入新能源

得州电力灾难的教训 - 美国能源系统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引入新能源

寒潮背后,能看到的不仅是能源系统漏洞,更有人心百态。如何看待灾难下暴露的问题,或许是得州此次大停电能给我们带来的一点深层思考。
春节期间中国石油全力保障各项用气,需求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36亿立方米

春节期间中国石油全力保障各项用气,需求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36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各油气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抓好天然气稳产上产,满足下游需求。春节7天,长庆油田生产天然气9.6亿立方米;西南油气田加强生产、销售有效衔接,2月11日至17日产气6.97亿立方米,日均产量9960万立方米;2月10日,塔里木油田克深8-9井一次性投产成功,日产天然气5万立方米,为春节保供再添新动力。去年入冬以来,中国石油10座在役储气库全部启动采气流程,调峰能力同比增加14.8%,为春节期间平稳供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