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优先行动

2020-11-03 11:05  来源: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  浏览:  

“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时代,伴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变革的深度演变,世界各国推动化石能源体系向低碳能源体系转变的大势方兴未艾,新能源发展展现出工业文明进步的时代风范,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革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战略方向和一致的优先行动。”10月31日—11月1日,在山西大同举行的以“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为主题的专家创新大讲堂上,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志武作出如上表述。

本次大讲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能源局、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能源局、大同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新能源领域的院士、有关专家学者、相关企业管理和技术负责人400余人围绕新能源技术、产业发展形势等开展高水平学术技术交流、专题研讨、产学研对接、实地考察等活动,搭建起新能源领域协同创新的平台,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为山西乃至全国能源革命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可再生能源已成中坚力量

任志武指出,我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充分发挥大市场优势,主动创新、不断开放、积极合作,推进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是可再生能能源高质量快速发展。 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约8.37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风电累计装机2.23亿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2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617万千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比重超过40%,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分别达到96.6%、98.2%,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形成了有利于全球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新模式。

二是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日臻完备,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制造成本持续下降,构建了全球最有竞争力的装备、产品和技术服务体系,不仅有力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也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装备、投资和服务,形成了推动全球高水平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导力量。

三是推动了就业和经济发展。 有机构研究表明,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规模超过400万人,即使在疫情严重影响下,今年1-9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30%,风电、光伏发电领域完成投资已超过2000亿元,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力。

任志武表示,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日臻完备,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制造成本持续下降,构建了全球最有竞争力的装备、产品和技术服务体系,不仅有力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也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装备、投资和服务,形成了推动全球高水平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导力量。“毫无疑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为中国、也为世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任志武说。

新能源成“十四五”消费增量主体

今年9月,我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对此,任志武提出,从可再生能源贡献的角度,需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 明确近中长期目标,特别是“十四五”优先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继续保持稳定可期的发展目标,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并使之成为“十四五”以及未来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

二是 激励市场主体拓展新能源内涵与外延,大力开发氢能、海洋能、地热等新型能源,大力推进储能、综合能源服务、智能电网、微电网等技术体系产业化发展,加快促进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能源服务。

三是 持续加大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锻造新能源发展的长板,加快推进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攻关,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及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链深度战略合作发展。

四是 积极推动建设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创新、示范和应用,加强规划政策协同执行效率,形成合力,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五是 主动推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深化清洁能源产能合作,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合作,积极融入全球能源产业链,服务全球能源转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低碳能源是零减排的唯一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出席大讲堂并作了题为《中国的能源低碳转型》的报告。他指出,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由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低碳能源结构,是实现能源安全、解决大气污染、实现零减排的唯一途径。

江亿表示,在向低碳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应大力发展可再生电力,加大电力在终端用能中的比例,加速布局风电光电,加速电网系统改造和机制革命,提高可再生电力的接纳能力,加速汽车电动化进程,将其作为电力供需平衡的重要手段,开发、推广直流+光伏+充电桩一体化的新型建筑配电系统,适度开展电制氢、储氢、氢动力重载车、氢化工、氢冶金的研发示范,推动可再生电力和电气化的进程中可能带动的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加大生物质材料的能源化利用也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认为,长期低碳发展首要是节约与提供能效,降低能源消费总量。而可再生能源是满足能源需求,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

江亿强调,生物质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将在未来低碳能源结构中发挥重大作用。欧洲国家把生物质能作为低碳能源的重要内容,我国相对不足。

“应把生物质能利用作为建设我国低碳能源的重要内容,提高生物质材料的能源化利用率——“吃干榨尽”,压缩成形固体燃料应成为产粮、畜禽、牧业、林区的主要生活用能,北方农村开展的“清洁取暖”工程应以“煤改生物质”为主,建立城镇餐厨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制备生物质燃气。”江亿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商务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持续增长,承包工程稳步推进

商务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持续增长,承包工程稳步推进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在18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介绍2021年1-2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时表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持续增长,承包工程稳步推进。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签约巴基斯坦巴拉科特水电站!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签约巴基斯坦巴拉科特水电站!

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作为牵头方与巴基斯坦GRC公司组成的联营体,与巴基斯坦开普省能源发展局(PEDO)签署巴基斯坦巴拉科特(Balakot)水电站现汇项目EPC合同。项目合同额折合人民币约33.35亿元,葛洲坝集团合同占比90%。
重庆氢燃料电池重卡通过-35℃极寒测试

重庆氢燃料电池重卡通过-35℃极寒测试

2月25日,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位于两江新区的上汽红岩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在黑龙江黑河地区经过半个多月的冬季标定测试,在极寒气候下仍能稳定启动、正常行驶,并保持稳定输出长续航,成功通过了-35℃极寒标定测试。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实现合理消纳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实现合理消纳

随着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强势突起,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向着绿色低碳转变。今年,能源高效利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战略地位日益突显。
俄罗斯批准氢能发展路线图,谋求氢出口主动权

俄罗斯批准氢能发展路线图,谋求氢出口主动权

能源转型是悬在俄罗斯化石燃料工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前,俄罗斯正试图通过对氢技术的早期投资为其能源工业找到新的发展目标。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