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以“低碳科技,点亮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本届碳博会分设气候变化主题展区、低碳技术与装备、绿色制造、低碳物联网、建筑节能、低碳城市和国际成果七大展区,100多家企业展示了500多项先进低碳技术与产品。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碳排放大数据系统引人注目,该系统利用大数据理念与手段,以碳卫星、地面监测、排放清单等数据为基础,构建全球天地一体化的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通过低碳科技、建筑节能、低碳城市生活和绿色消费等多维度展示了中国对低碳环保的积极实践。目前,该院在智慧低碳城市、低碳转化利用、碳数据评估、节能减排和能源存储与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逐步形成了国际化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我国首家零碳研究机构——零碳发展研究院在博览会上展示了零碳小屋模型,以零碳排放为目标,融合了“光伏+取暖”、储能系统、光伏屋顶瓦、光伏百叶窗、光伏路灯等应用。其中,“光伏+取暖”系统是由该院联合我国优秀光伏企业英利集团共同研发,旨在解决冬季清洁取暖问题,具备冬天供暖、夏天制冷、四季供应热水、全年生产绿色电力四项功能,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同时,还能在全生命周期创造收益。
据该院院长宋登元博士介绍,零碳发展研究院曾参与编制国内光伏行业首个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863计划项目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系统集成示范项目等。在本届碳博会上,该院联合我国高校全力推出“零碳杯”中国美丽乡村零碳住宅设计大赛。通过建筑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对乡村建筑作低碳、节能、生态、经济、光伏应用等方面的改造设计,将“开源+节流”理念贯穿到零碳建筑设计作品中,将房屋打造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零碳排放宜居建筑。
上海仪电集团带来了多套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智能微电网由分布式新能源、智慧储能系统、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组成,可以实现绿色发电、可靠供电、智能配电。对于缺少市电支持的海岛、通信基站、偏远村镇以及边防哨所等,离网式微电网就能提供清洁、可靠、高效的用电保障,未来也能服务全球缺电地区。港口岸电系统用岸电电源取代船用柴油发电机,有效降低了港口污染,将港口岸电与微电网相结合,形成集岸电、分布式能源、储能、能源管理于一体的港口微电网综合系统,是绿色港口的发展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则将目光瞄向了低碳航空。据介绍,航空飞行器产生的尾气污染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污染源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加重,对航空业低碳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交大课题组研究发现,采用间冷回热技术可有效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循环热效率,降低耗油率和污染物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