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光伏企业如何重塑新角色?

2020-11-24 15:59  来源:人民政协报  浏览:  

“2020年至2025年,中国光伏将启动加速部署;2025年至2035年,中国光伏将进入规模化加速部署时期;到2050年,光伏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电源,约占当年全国用电量的40%左右。”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变化大会《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中这样预测。

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当下,光伏企业依然面临变数。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光伏企业如何重塑新角色?

11月15日,在以“变革融合安全绿色”为主题的2020第五届中国光伏产业论坛上,多位专业人士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持续降低光伏度电成本

过去10年间,中国企业引领全球光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将光伏产业带入平价时代。

“实现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42.33%”。这是今年上市以来,江苏中信博(143.920, -5.28, -3.54%)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博”)交出的成绩单。对于光伏支架这个细分领域来说,中信博这样的成绩着实可观。

在中信博高级副总裁容岗看来,光伏电站的规模从千瓦级发展到吉瓦级,这是百万倍的增长。不管技术怎么变,规模多么大,初心就是降低光伏度电的成本,让所有人都用得上。

容岗表示,这几年光伏企业,尤其是头部光伏企业,一直在坚持推动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并呼吁降低光伏非技术成本,在政府、企业等共同努力下,整个行业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容岗同时也认为,光伏行业实现平价还远远不够,仍然需要挑战极限,继续创造更大的价值。

容岗表示,这些年,光伏组件功率不断上升,单片电池尺寸不断上升,逆变器容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技术赋能让光伏发电更便宜。

“目前光伏跟踪支架在中国大型地面电站的渗透率非常低,在北美洲渗透率超过80%,但在中国只有7%,是全球洼地。”容岗举例说,对发电企业来说,使用跟踪支架有两个利益增长点,一是发电量增加,二是使发电曲线更加平滑,尤其对高辐照地区、高容配比电站削峰的损失可以小很多。

谈及跟踪支架的发展时,容岗自信地说,目前发电企业所担心的投资回报率和跟踪支架稳定性,中信博已经通过技术解决了。

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看来,就综合成本来说,国际上已经出现了1.3美分/度电的上网电价,但中国目前上网电价还在3毛/度电左右。未来30年,光伏仍然会有比较大的降幅空间。据机构预测,从2020年到2050年,光伏发电整体成本还会下降60%~70%。

光伏是间歇性、非连续的能源,如何“查漏补缺”,实现平衡,是光伏业界一直担忧的问题。

对此,李振国表示,从市场角度说,最重要的是从需求侧解决。可以通过电力市场化形成需求侧响应,解决大概20%至30%的电力供需不平衡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抽水蓄能、化学储能和氢能进行调节,实现削峰填谷。

多措并举实现“碳中和”目标

谈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时,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长石定寰表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是全球能源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是煤炭产能最多的国家,要从这样一种局面转型到“碳中和”,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应该把目标落实到各个省,地方政府部门也应该提出自己的自主贡献方案和自主贡献目标,上下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石定寰建议。

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0.210, -0.07, -0.68%)新能源部主任赵太平看来,要实现这些目标,“十四五”时期非化石能源必须要加速发展。

他进一步解释说,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大概75%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60亿~80亿千瓦,我们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赵太平表示,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首先是要节约和提高能效,降低总体的能源消费总量。其次,碳减排、碳捕捉和碳汇依然是很重要的方式,其中主要是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针对“十四五”期间或者是今后更长期间的总体思路,赵太平提出“五个并举”,即集中式和分布式/分散式并举,陆上和海上并举,就地利用与跨省外送并举,单品种开发和多品种协同并举,单一场景和综合场景并举。

“在碳高峰来临之前,风光发电占比大约在40%左右的水平。”李振国表示,在这个时候,可以不依赖大规模的储能,使用多能电源互补的形式可以解决问题。他举例说,像今天德国的风光发电占比已经达到42%,并没有依赖大规模的储能就可以实现电力平衡。但是他认为,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将要达到97%甚至100%,这时就需要通过多种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需求侧响应以及电动汽车应急用途,来实现日常电力的平衡状态。

针对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李振国建议,一是制定与“碳中和”相适应的阶段性能源发展目标。之前国家提出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提升0.5个百分点,“碳中和”目标提出后,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需要提升1.7%~2%。从国家层面来说,需要更积极的政策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二是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玻璃以及其他原材料的大幅度涨价,让光伏新能源的成本下降出现迟滞;三是国家引导国内的传统能源产业,主动谋划新能源的战略转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3月3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煤炭产量39亿吨,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矿1000处以上。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
晶澳科技再次豪掷50.24亿元扩产能!

晶澳科技再次豪掷50.24亿元扩产能!

3月1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同意公司下属子公司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建设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项目投资总额50.24亿元。
中国即将发射全球首颗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卫星

中国即将发射全球首颗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卫星

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中全球首颗搭载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将于2021年7月出厂待发射,实现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全天时、高精度监测。
国际能源署: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8%

国际能源署: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8%

国际能源署2日发布《全球能源回顾: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说,过去一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8%,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沙漠腹地、在楼宇外墙、在农家鱼塘,一块块光伏“蓝板板”,将清洁电力送向千家万户,有的还成为老百姓的“阳光存折”。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48.2吉瓦,同比增长约60%,累计装机规模已达253吉瓦;在制造端各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6%、19.7%、22.2%和26.4%。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