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产业务为主导,覆盖勘探、开发、生产、销售业务的一体化集成管理,随时掌控生产动态、优化资源配置、辅助生产决策。实现非常规业务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重点完成以下四件事情:
第一,以生产运营业务数字化为抓手,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布局,通过井场、场站、管线的数据采集与监控、数据传输、生产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井场-场站-作业公司-总部“的通讯链路畅通、数据实时传输、远程集中监控,自动预警、为生产分析和辅助决策提供服务,实现非常规陆地气田全部井场、场站的集中管控,以及对现场维护作业人员,应急指挥资源的实时掌控,支撑远程操作和一体化生产协同。通过数字化建设改变传统的管理组织架构和生产组织方式,尽快实现“无人值守数字气田”的管理模式。建设业务场景包含井场、站场和管线的数字化建设。井场,以确保井场各生产设施正常运行为重点,实现井场生产数据实时采集、电子巡井、危害识别、风险预警、油井工况智能诊断的目的;场站,以关键数据监控、关键设备控制和确保平稳安全生产为重点,实现生产数据集中监控、重要生产设施的视频监控与图像采集、站内电子巡井以及集输管网的智能预警报警、生产过程远程操控的目的;管线,以安全运行为主,与站点数字化建设相结合,综合分析管线运行工况,判断泄漏点,报警预警,实现管线自动监控和快速反应,取代人工巡检。
第二,以深入技术研究为支撑,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是油气田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平台化建设是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新阶段,传统的烟囱式、补丁式信息化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变化的需求,必须在统一的平台环境下,才能形成智能化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共享,构建可弹性灵活调整的业务服务模式。通过边缘层实现设备接入、数据采集及边缘计算等功能。加强传感器、边缘设备等的投入与建设,实现海量生产数据的实时感知、实时采集,为边缘计算提供基础,实现分析及决策。所有的创新和技术都要在平台上形成积累和共享,所有的标准都要在平台上落地和实现管控。平台既是应用平台、开发平台,也是共享平台和管控平台。用服务化、组件化的理念实现共享,用生态化的思路实现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整体技术架构建设基于“应用支撑,开放共享”架构设计理念,通过建设系统的边云一体化技术平台,提供资源共享、业务分析、资源管控、智能分析、物联网接入等服务,为油气田数字化中各个业务板块的建设提供高效的基础支撑。
第三、以油气田数据研究为手段。数据是业务数字化的核心,随着气田勘探开发与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张、数据资源建设和生产动态实时数据呈指数增长,数据的深入分析、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重要性凸显,尤其是通过海量数据为企业提供智能分析决策。未来应以数据资产化管理为目标,建立数据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制度和流程,制定覆盖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全过程的统一标准,对勘探开发数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配合有限公司,建成智能油气田数据湖,支撑数据价值的实现。充分收集、用好各类数据,在采集端大力度推进数据实时采集和共享,加大算法和算例的支撑以及软硬件配套能力,通过数据整合进而贯穿整个产业链,通过数据集中利用和共享形成更高效、便捷的产业链生态,发掘数据价值。
第四、基于管理规范,结合非常规陆地气田实际情况,建立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标准化体系。按照国家信息系统安全标准,从系统应用安全,基础安全两方面进行建设,基于企业现有网络安全建设现状,划分隔离区、加强边界访问控制;加强系统内外部身份管理与认证、敏感数据的访问控制;建立安全监测机制,对系统中各类形态、内容的数据加强存储、传输及备份安全;根据项目建设内容配套系统安全建设与管理标准。基于企业标准体系,结合非常规陆地气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策略和步骤,推广非常规陆地气田信息技术标准化体系设计,从应用、数据、技术三个方面开展智能油气田相关标准、规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