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团重磅混改 积蓄登顶力量

2020-12-03 16:51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  

10月末,徐工集团第十届职工运动会开幕,18000多名职工代表参会。这是徐工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第一次运动会。平日里穿着统一蓝色工装服的“徐工人”,在这场四年一度的大会中露出了年轻本色:平均年龄不到35岁,技术人员超6000人,其中博士、硕士占比超55%。这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如同一面面镜子,折射出这家77岁老国企的“焕然新生”。

重磅混改 积蓄登顶力量

9月22日,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与3家国有控股企业签订总额为54亿元的股权转让协议,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与12家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平台签订总额为156.56亿元的增资协议。这是今年全国装备制造业混改第一大单,435名徐工骨干从此成为这家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股东。

从一家老牌国企,变身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徐工的混改在外界看来只是长时间酝酿后的“靴子落地”。但身处其中的徐工人心中清楚,这一步的背后经历了哪些曲折。

作为一家从战争年代走来的老企业,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徐工历经市场风云诡谲,一路成长。2019年,徐工综合实力已位居全球行业第四名。

“企业效益好,行业地位高,一些员工思想深处就产生了惰性,尽管我们内部搞了分配机制、用工机制等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身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的王民清楚这些顽疾若不革除,徐工就难有进一步同国际巨头“掰手腕”的实力。而且身处登顶半山腰的徐工,若不一鼓作气向上突破,很有可能面临“人到半山风更急”的险境。

“争第一”,这个徐工骨子里的企业文化,曾推动它创造过多项“世界第一”。此时,它成了徐工凝聚员工共识,推动混改破局的“先手棋”。

本次混改,徐工集团整体向社会投资者开放约40%的股权。混改后新的管理层将通过市场化重新选聘,国有和市场化的战略投资者在未来的董事会中各占三席。徐工还将逐步实施骨干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计划、利润分享计划、职业经理人市场化薪酬机制等改革,实现技术人员和管理层的薪酬与贡献挂钩。

混改落地后不久,徐工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状况,企业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产量、销量均实现30%以上的同比增长。目前,所有战略投资者和内部骨干员工资金都已到位,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工作也已完成。

逆风奔跑 加快国际化步伐

在尼日利亚,全球规模领先的单体炼油厂正在抓紧建设。来自徐工的百余台设备是这里的“主力军”:重达370吨的大型装置被徐工起重机精确放到指定位置;上百台搅拌车配合长臂泵车,连续高强度浇注混凝土。这些“技术领先、用不毁”的国产设备,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实力。

从20多年前处处受制于人到如今产品出口18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7%的国家和地区,拥有10多个海外制造基地、合资企业和KD(散件组装)工厂,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登顶全球行业“珠峰”既是徐工混改的目标,也是倒逼徐工成长的重要因素。

“全球最尖端的市场在欧美。他们的高门槛不易进入,但他们高标准又是激励企业进步的最好动力。”王民说。从过去快速跟随,到如今发力超越,徐工在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经验上已经从过去简单模仿进入到“升级版”阶段。

位于德国的徐工欧洲研发中心已经运营多年,来自中国的研发人员与国际同行一道,用高标准指导攻关液压阀、泵、马达和智能化控制等核心元件关键技术。在万里之外,徐工巴西工厂正在持续“扎根”,不仅当地员工占比达85%,生产的产品也结合当地多杂草、炎热等因素进行改进。目前,徐工拥有PCT国际专利75件,成功发布4项国际标准,还有2项正在进行中。

汇全球资源为己用。如今,徐工海外收入占比达30%,今年前三季度,徐工自营出口额、品牌出口额,继续稳居中资品牌出口冠军。但这样的成绩,在王民眼里还不够。“任何一个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它的国际化收入、国际化率不在50%、60%以上就谈不上国际化。”

这个目标并非凭空喊口号。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工程机械市场进入下行通道,加上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全球市场加速洗牌,而国内市场的强劲动力为徐工“珠峰登顶”带来机遇窗口。

瞄准在2年到3年内海外收入占比超50%目标,徐工正力推海外重点区域本土化战略,深耕非洲、东南亚、西亚等主战场,尤其发挥好德国、巴西基地作用,向海外高端市场渗透。

携手“同盟军”畅通“双循环”

今年以来,徐工集团各大分、子公司陆续开展“同盟军”合作大会,来自国内外经销商、供应商、大客户等应邀出席。一批优秀企业获得了徐工颁发的奖章,彰显出徐工对产业链协同的高度重视。

身处一个高度集成化、充分竞争的产业门类,徐工仅在徐州当地就拥有6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从这些上下游企业性质上看,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要同这么多民营企业建立起规范运作、互利共赢、互相尊重的长期合作关系,徐工必须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此次混改引入民企战略投资者,就被业界广泛认为是徐工突破固有体制机制束缚的重要一环。

“高端竞争是体系与体系,生态链与生态链的竞争。徐工意在打造一支能够有共同价值观、共进退的‘钢铁同盟军’。”王民说。

这个“同盟军”不是简单地让上下游企业提供符合徐工标准的产品,而是要激发这些企业的内在活力,在企业管理、运营、质量等方面与徐工共同进步。

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业内领先的综合性平台,已接入设备达80多万台,管理资产超6000亿元。该平台不仅服务徐工,也为徐工同盟军提供服务。疫情期间,平台就帮助徐工“同盟军”开展24小时不间断“云监工”,对出现缺工状况的,还为其提供精准派工。

不单是数据相联,推动生产服务效率提升。徐工也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这些同盟企业赋能。春节过后,徐工就积极帮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到3月3日,主要供应商开工率就达到99%。徐工还发行了江苏首单3亿元“疫情防控债”,全部用于支持上下游企业。

与合作伙伴共同做大蛋糕,徐工正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就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届进博会上,徐工携手其产业链“同盟军”集体亮相,现场与沃尔沃、戴姆勒、米其林等国际知名企业完成超8000万美元协议的签约。

随着混改推进,“红色基因+国企优势+民企机制”这一新组合,不禁令人对徐工未来充满想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我国连续十一年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

我国连续十一年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

“‘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3.5万亿元增加到31.3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3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说,“十三五”时期,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面对今年外贸形势企业将迎来哪些“政策红包”?

面对今年外贸形势企业将迎来哪些“政策红包”?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当日召开的“加快商务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
东方电气:以改革驱动创新,擦亮大国重器的‘金字招牌’

东方电气:以改革驱动创新,擦亮大国重器的‘金字招牌’

日前,东方电气集团宣布,旗下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与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新公司——德阳广大东汽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这家以能源、航空、军工、化工装备高端铸锻件制造为主营业务的新公司中,上市民营企业广大特材出资占比为51%,东方汽轮机出资占比为49%,双方希望通过“1+1>2”来实现铸锻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发展和转型升级。
外交部: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

外交部: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

华春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发展的“一带一路”,更是绿色的“一带一路”。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与相关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发展目标。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是中方在“一带一路”电力合作的主要领域,帮助东道国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加速转型,带来了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中欧班列见证“一带一路”8年巨变

中欧班列见证“一带一路”8年巨变

2月12日下午,一列满载电子、机电等产品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平湖南站,奔赴13438公里外的德国杜伊斯堡,这是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出的第40趟中欧班列,较去年同期增长471.4%。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