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人没有自己的铀矿地质事业,只有个别地质人员对铀矿进行了零星的极其初步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非常重视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开始了发展核工业所需的铀资源调查。
1954年2月,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党组书记、副部长刘杰以及何长工和宋应等领导经过认真研究,并征求了当时在地质部担任顾问的苏联专家组组长库索奇金的意见,决定成立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室(简称普委二办),负责筹备铀矿地质勘查工作。
中国第一块铀矿石
普委二办成立以后,首先组织技术队伍。当时从苏联聘请了在卫国战争时曾任团政委的铀矿地质专家菲·拉祖特金担任地质部顾问,在国内也迅速调集各方面的技术力量。普委二办的负责人高之杕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系,当时是北京大学副教授,1954年2月被选调来从事和领导铀矿地质工作。他带领普委二办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尽快熟悉铀矿地质业务,夜以继日地工作,查阅各种地质资料,悉心搜集与铀矿有关的线索和信息。
与此同时,中苏铀矿地质技术人员进行了两次十分有意义的野外地质调查。1954年7月,普委二办根据日本人富田达在辽宁海城发现铀的记述,派出了由拉祖特金和高之杕领导的技术小组对大房身伟晶岩露天长石采场进行放射性调查。技术小组携带着由全国第一台放射性探测仪进行了认真观察和详细探寻。经过估算,计算出采场区的铀只有800公斤,无利用价值。
1954年10月,普委二办又根据20世纪40年代南延宗、吴磊伯、何杰调查铀的线索,再次派出由拉祖特金和高之杕领导的,由地质、物探、测量等方面20多人组成的花山工作队,对广西富钟县花山区铀矿进行调查。他们在黄羌坪发现了附着在蛋白石、方解石表面的钙铀云母等次生铀矿物,不久在同一岩体的杉木冲找到云英岩化锡石脉中的铀矿化,局部很富集。在这里,他们采集了中国第一块铀矿石。
这两次野外调查的发现给全队同志以极大的鼓舞。第一次宝贵实践后,拉祖特金高兴得剃掉了自己的胡子;第二次的发现让拉祖特金更加兴奋,多次夸奖这是一次难得的发现。他带领大家在晚间上山进行荧光探测,还亲自参加编录、详测,部署揭露工程,一再叮嘱要把最好的标本送回北京,作为重要的实物资料。10月下旬,拉祖特金亲自把铀矿石标本带回北京,并秘密地锁在自己办公桌的抽屉内。后来拉祖特金请刘杰、库索奇金观看了铀矿石标本,并汇报了调查的情况。
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广西铀资源调查的初步成果。当刘杰将这一情况向周总理报告以后,周总理及时转报了毛主席。之后,刘杰带着铀矿石标本和探测仪器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作出了“我们很有希望,要找,一定会发现大量铀矿”的判断,并且坚定地表示:“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毛主席还握着刘杰的手说:“刘杰,这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好好干!”
1955年1月15日,我国的第一块铀矿石被带到了中南海,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中央作出了在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1955年1月20日,周恩来总理和苏联的全权代表尤金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在中国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鉴定和地质勘察(查)工作的议定书。1955年2月,由刘杰、高之杕和苏联的格利波组成的中苏委员会开始工作。
1955年4月成立了专门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机构——地质部第三局,由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副主任刘杰兼任书记,由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军政委的雷荣天任局长。同时,在长沙建立了309地质大队,在乌鲁木齐建立了519地质大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铀矿地质找矿事业。1958年,地质部提交了第一批可供开采的铀矿山,中国核工业踏上了发展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