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激烈的竞争,起了个大早的广东,氢能产业如何实现持续领先?这种未来可期的绿色新能源,又将为广东释放多大能量?
一座合建站
交通成氢能应用主场景
在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中石化佛山樟坑站,每天下午前来的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熟练地为车辆加氢,5分钟左右,一辆物流车就可以加满离开。
中石化是布局氢能产业最积极的能源央企之一。由于其坐拥国内数量最多的加油站,依托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络,试水油氢合建站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型充电站和加氢站的用地问题。按照该公司部署,年内还将在佛山、云浮建成3座油氢合建站。
清华大学教授朱德权指出,氢能利用有三个应用链条:第一个是交通应用链,第二个是分布式能源应用链,第三个是工业原料和碳捕集链,将会构成氢能的产业生态。“在中国,交通应用链将成为主力,因为氢能产业链将首先在商用车上应用,尤其货运物流车,中国将成为交通应用链的世界领导者。”
而交通领域作为当下国内氢能应用的主力场景,无论是氢站建设标准还是氢气检测标准,都是氢能应用领域“卡脖子”的核心环节,牵住这个“牛鼻子”,对未来氢能产业规模化建设意义重大。
刚刚公布的《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在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布局建设约300座加氢站。其中,重点支持油、氢、气、电一体化综合能源补给站建设,鼓励利用现有加油(气)站改扩建加氢站。
一块燃料电池
自主核心技术获突破
在位于广州黄埔的鸿基创能一楼展厅,摆放着一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黑色“纸”。这就是膜电极,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在鸿基创能总经理邹渝泉看来,核心零部件的竞争至关重要:“就好比传统燃油汽车,虽然发动机已经实现国产化,但部分核心零部件仍要依托国外技术。”目前,鸿基创能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的企业,填补了中国高能量密度膜电极制造的空白。
氢能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支持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创新。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组织编制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技术创新路线图,制定近、中、远期技术创新目标。力争在2020年开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力争2022年实现首批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行。
10月18日,国鸿氢能发布了鸿芯GI电堆产品、鸿途G系列燃料电池系统两款产品。同时,国鸿氢能将以系统平台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打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推进产业升级。国鸿氢能总经理陈晓敏表示,公司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建立自己的技术和创新平台,来搭建自主创新体系和自主燃料电池系统业务平台。
一列有轨电车
氢能产业链现雏形
去年底,世界首条商业运营氢能源有轨电车在佛山市高明区上线运行。该有轨电车是由位于高明的佛山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制造。以中车四方为代表,在整个佛山,目前已建成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三大氢能产业基地,汇聚了超过90家涉氢企业和科创平台,构建起国内最完善的氢能产业链。
还有多个城市也在抢滩氢能源这片“蓝海”:东莞2016年就提出筹建国际氢能产业城,启动100亿元氢产业发展基金;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17年发起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氢能基金;佛山、云浮通过创新性的产业对口帮扶模式,各自打造了相对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今年7月,《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发布,瞄准建设大湾区氢能产业中心、网络枢纽和氢能交易中心的战略定位……
“广东省目前的氢能源产业布局全面,起步快,发展快,要在省内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各市区承接优势产业,既能充分推动本省氢能产业发展,更能在未来几年内避免氢能产业过剩带来的资源浪费。”华南师范大学研究员江丰指出,广东应当巩固氢能城市群建设,利用城市特点承接优势产业规划;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氢能技术成果转化。
氢能优势显著
产业迎最好发展时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曾公开表示:“氢能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氢能相比于其他能源有显著的优势,储量大、污染小、效率高。”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燕希强指出,目前氢能产业链三大环节,包含上游的制氢技术、中游的储氢、运氢技术和下游的燃料电池技术,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和难题,有力的政策支撑将保证氢能源的顺利发展,技术的进步是实现氢能源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重塑科技CEO林琦也认为,现在这个阶段,整个行业肩负着规模化的“使命”。“现在行业的规模是千台级,那么要由千上万,由万上10万。”在林琦看来,只有规模上去了,整个产业才能更加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还有一个瓶颈就是加氢站,使用不方便,就很难推广。目前在国内国际来看,加氢站都是受限的。”燕希强分享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我国第一座加氢站投用至2019年底,全国累计已经投入运营的有52座,其中2019年建成的加氢站数量28座,52座运营加氢站有一半在广东,到2020年规划建设的加氢站远超过100座,加氢站正加速建设中。
日前,《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已正式发布,对未来5年广东产业集群发展在顶层设计上做了明确规划:
到2025年,广东省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0%,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025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300亿元,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初步建成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体系;储能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天然气主干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建成适应珠三角需求、辐射周边的充电、加氢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