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实现甲醇制烯烃失活催化剂积碳定向转化

2021-01-07 11:09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  


大连化物所实现甲醇制烯烃失活催化剂积碳定向转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叶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刘中民团队在甲醇制烯烃(MTO)失活催化剂再生研究中取得进展,实现了在高温下将失活SAPO-34催化剂中的积碳物种直接定向转化为活性烃池物种,提出了通过催化剂再生来调控MTO低碳烯烃选择性的全新技术路线。

甲醇制烯烃(MTO)是实现非石油资源转化制取低碳烯烃的关键技术,自2010年在世界上首次工业化以来,已成为我国乙烯丙烯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MTO反应采用分子筛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因积碳而失活,工业过程中需对催化剂进行频繁再生以维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传统的催化剂再生方式主要是利用空气或氧气烧除催化剂积碳恢复催化剂活性,这种方式不仅排放一定量的CO2,还限制了整个工艺碳原子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

研究人员对催化剂积碳物种的定向转化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光谱表征以及与大连化物所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研究员徐兆超团队合作进行的超分辨结构照明成像,发现SAPO-34分子筛中萘基烃池物种不仅有利于乙烯生成,而且具有较强的高温稳定性。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采用水蒸气在高温下将失活催化剂上积碳定向转化为活性萘基烃池物种的再生技术路线,使在催化剂活性恢复的同时再生催化剂上的低碳烯烃选择性也得到大幅提高。研究人员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再生中试装置上验证了该技术,连续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再生器气相产物中可循环利用的合成气成分(CO和H2)超过88%,CO2低于5%;反应器中乙烯和丙烯选择性可达到85%。该技术实现了通过再生来调控MTO反应,进一步提升了过程的经济性,降低了CO2排放,对MTO技术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相反应过程中的介尺度机制及调控”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和大连化物所创新研究基金项目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柴达木盆地主电网环网全面形成!

柴达木盆地主电网环网全面形成!

记者4日从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获悉,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主电网环网全面形成,标志着柴达木盆地清洁能源输出得到强力支撑。
两会能源最强音 | TCL创始人李东生:低碳减排 120亿加速布局光伏新能源

两会能源最强音 | TCL创始人李东生:低碳减排 120亿加速布局光伏新能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今年,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准备了涉及低碳减排、双循环等方面的多份代表建议出席两会。
两会能源最强音 | 三大风电整机商龙头企业“掌舵人”

两会能源最强音 | 三大风电整机商龙头企业“掌舵人”

全国两会今日下午3点正式开幕。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智能董事长张传卫,三大风电整机商龙头企业“掌舵人”在“两会”上为行业发声。他们的提议将把行业的“列车”开向哪里呢?
两会热点 | 今年的两会能源将释放哪些信号?

两会热点 | 今年的两会能源将释放哪些信号?

今年全国两会将释放哪些新信号,无疑是当下大家最关注的热点。我为您梳理了以下几个与能源电力相关的话题,看看是不是与咱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03-05
两会热点 | 换电声声不绝、氢能热度不减,新能源汽车产业痛点仍待解决

两会热点 | 换电声声不绝、氢能热度不减,新能源汽车产业痛点仍待解决

自去年9月开始,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时间表,到目前,全国2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已经提出2021年将研究、制定碳达峰方案,各企业也应声而动。而聚焦汽车产业层面,新能源汽车、氢能、新能源消纳、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成为近年来的发展重心。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