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聚焦“六个精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把扶贫工作摆到公司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力助力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工作。
关键词:精准扶贫 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
背景PART 01
中国华电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统筹,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勇于担当、精准施策,帮扶贫困地区和群众走上致富路,在实现全面小康宏伟蓝图上增添了一笔华电色彩,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与赞扬。2019年中国华电定点扶贫工作获得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评价最优等次。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中国华电按照“地方所需、企业所能”原则,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抓住“精准”牛鼻子,落实“六个精准”,精心组织、精准发力,打出项目发展扶贫、民生设施扶贫、特色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人才扶贫、“救急难”等系列扶贫攻坚组合拳,实现“输血、造血、扶智”一体化,助力攻克深度贫困最后堡垒。
责任行动PART 02
(一)完善体制机制,在顶层设计上精准施策发力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科学配置扶贫工作资源,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运转协调、渠道畅通的扶贫工作领导体制。成立扶贫工作办公室,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负责扶贫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坚持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国华电通过党组会、中心组学习、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党员活动日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扶贫理论和政策,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扶贫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增强扶贫工作的能力。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扶贫,切实做到重大事项亲自安排部署、重要环节亲自协调,确保扶贫项目及时有效实施。
加强过程管控,全面推进精准施策措施。注重现场调研,主要负责人及扶贫工作部门定期到扶贫地点开展调研,慰问挂职扶贫干部,准确掌握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贫困原因和扶贫项目可研、立项情况,确保扶贫项目科学精准立项。结合扶贫点实际,找准薄弱环节发力,编制扶贫工作管理办法、扶贫项目实施流程图、年度扶贫规划方案等制度,定期组织专人赴现场督导扶贫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出具项目督导报告,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扶贫项目精准推进、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每月编制《扶贫工作简报》,实时跟踪和掌握扶贫项目推进情况,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扶贫队伍培养。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中国华电始终坚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把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行动坚决、踏实能干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扶贫岗位上;坚持“自愿报名、组织审核、绩效评价”的原则,向深度贫困村和“访惠聚”工作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第一书记,并把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成效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发挥行业优势,在产业扶贫上精准施策发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中国华电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发挥产业优势和特点,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深度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1.电力产业扶贫
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绿色电力产业扶贫力度,结合“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清洁能源资源禀赋,科学有序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坚持“建一个项目、兴一方经济、促一方发展、创一方和谐”工作思路,着力改善当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捐资350万元在乌恰县建成500千瓦巴村光伏扶贫电站,成为克州首座光伏扶贫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带来60万元收益,收益全部用在贫困户的帮扶上。电站采用“1+3+21”运行管理模式(即第1年由建设单位代管,同时招聘并培训本村大学生;第2、3、4年由本村管理、华电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远程指导;第5年开始,完全由村委会自主管理),增强村集体“造血”机能,提升村集体经济质量,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捐资60万元在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村委会房顶建设7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为新疆地区首个投运的村级分布式储能光伏电站,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并辅以储能的方式,解决村委会、村民夜校和冬季供热等日常用电问题,并为村集体带来一部分稳定收入。
中国华电定点扶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援建巴音库鲁提村光伏扶贫电站
2.特色产业扶贫
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潜力,因地制宜孵化培育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打造家禽养殖、庭院经济、林果业种植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捐资430万元开展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林果业提质增效、砖厂改建升级和蘑菇示范种植;捐资100万元开展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盐碱地治理示范项目,采取“深挖鱼塘、上农下渔、台田种植”方法对撂荒的盐碱地进行治理;在阿克陶县阿克土村建设大米加工厂,帮助村民免费脱壳,通过“帮助销售+工会组织+职工购买”每年帮助销售大米;在阿克陶县恰尔巴格村建设生态草地散养鸡场,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全过程指导,优选困难村民参与管理和就业,困难户每年增收4万元,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喀什市墩艾日克村,发展种鸽养殖、果树苗圃、蔬菜大棚、乡村旅游等扶贫项目,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益。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访惠聚”工作队,持续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农民脱贫致富信心。
3.助推消费扶贫
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也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经。中国华电积极组织产销对接,及时跟踪进展情况,同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着力打响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多渠道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难卖问题,从直采扶贫地区瓜果、大米、牛羊肉等开始,向订单农业、电商平台方向升级,实现扶贫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鱼渔”兼授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帮助当地群众注册成立“微商”“微店”,开设“团团巴扎”,直播带货把新疆味道接入“云端”送到内地二十余个省(区、市)。通过订单农业和“合作社+农户+志愿者”的形式,销售新疆阿图什薄皮核桃800万元、葡萄干红枣130万元,带动3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通过“互联网+合作社+农户”模式提供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实现新疆乌恰县农产品48小时送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客户,销售牛羊肉1100万元,打造消费扶贫“增值链”。
华电志愿者助力阿图什市核桃销往全国各地
(三)助力民生建设,在惠民实事上精准施策发力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助力民生建设,就是要抓住贫困人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
1.改善医疗条件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捐资420万元建设阿图什市西城区医院综合门诊楼,服务于阿图什市产业、工业园区企业职工达3万人;捐资535万元在阿图什市哈拉峻乡卫生院新建业务用房1890平方米,改善乡卫生院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提升边境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捐资200万元用于喀什市夏马勒巴格镇卫生院重建,捐资450万元用于建设阿克喀什乡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捐资500万元建设吐尔尕特卫生院项目并捐赠价值205万医疗设备,解决口岸和当地群众及过往客商看病就医需求。通过一系类医疗设施的投入,为当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提供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真正解决好非贫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脱贫群众不再因病返贫。
2.做好扶危济困
在社会救助体系中,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群众救助偶尔会遇到及时性“短板”。中国华电坚持每年开展“救急难”行动,捐助资金扎实做好“救急难”行动,对因遭遇突发紧急事件或意外事故,致使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特别是对医疗负担沉重的城乡困难家庭,采取“一事一办、特事特办”实施现金救助,解决燃眉之急,阿图什市177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惠及“救急难”行动。
3.改善居住环境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华电扶贫干部对有劳动能力、但未脱贫或脱贫不稳定的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制定方案,确保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家家户户焕然一新。组织对阿克陶县阿克土村125户贫困户进行安居房改造、对乌恰县巴音库鲁提村34户贫困户进行庭院经济建设、对喀什市墩艾日克村468户村民进行庭院改造等。通过村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脱贫攻坚行动有机结合,实施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村容净化、家庭美化、四旁绿化、居室亮化、改炕改灶,带领村民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四)阻断代际传递,在教育扶贫上精准施策发力
中国华电坚持“脱贫贵在立志、扶贫必先扶智”,积极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建设,加大学校、幼儿园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开展“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等活动,让温暖爱心成为贫困孩子圆梦的引擎。
1.改善入园和办学条件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捐资637万元先后在乌恰县黑孜苇乡康西湾村、依买克村,托云乡苏约克村、波斯坦铁列克乡居鲁巴西村建设4所“华电幼儿园”,解决农牧民子女入托难的问题;捐资420万元建设阿图什市“华电幼儿园”,有效缓解阿图什市小微产业园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捐资2500万元在喀什市新建1所“华电幼儿园”、1所“华电小学”、1所中学综合楼;捐资275万元在阿克陶县恰尔巴格村建设1所小学;捐资1656万元新建阿图什市温吐萨克小学综合教学楼和乌恰县第四中心幼儿园,改造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小学和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中心小学操场,实施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幼儿园水源热泵示范项目。通过不懈努力,华电定点扶贫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惠民、富民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适龄人口全部实现入园和义务教育。
2.实施“度度关爱”助学行动
中国华电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实施“中国华电 度度关爱”助学行动,不仅解决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问题,更成为关注民生、关心教育、关爱学子的德政工程,体现爱心、温暖人心、凝聚信心的民心工程。每年捐助资助定点扶贫市(县)、“访惠聚”驻村点贫困大学生就学,帮助解决贫困学子学费,先后有400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得到中国华电助学帮扶。同时,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定点教育扶贫工作,引进外部企业共捐资200万元资助阿图什市、乌恰县800名贫困家庭孩子学生就学。
3.文化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中国华电把强化基层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社会稳定发展的助力器和脱贫攻坚“扶智”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乡村文化品牌的建设,强化文化专业人才培养。捐资300万元用于喀什市科技文化广场建设;捐资300万元用于喀什市广播电视塔建设并捐赠价值47.9万元的广播电视设备,提高喀什市新建广播电视台设备装备水平;常态化组织开展村级文化活动、群团活动、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通过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培育乡村文化,激发村民的正能量,推进基层文化繁荣发展,提升村民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脱贫攻坚的信心。
(五)坚持志智双扶,在人才扶贫上精准施策发力
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中国华电加大定点扶贫地区内生动力培育力度,破除群众中“等、靠、要”思想。
1.做好人才培育开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地依靠外部“输血式”扶贫,不能从根本上断掉穷根。中国华电积极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连续三年举办62期培训班,培训基层干部1246名,培训技术人员3606名,培训内容涉及党的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乡村管理、师资培育、公共卫生等内容。组织1560名农牧民进行畜牧品种改良技术、养殖育肥技术、疫病防治培训,组织对阿图什市150名贫困农牧民美容美发、烹饪等技能培训,向贫困群众培训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投入50万元实施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乡村工匠”队伍建设,开展乡村能手评选、培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通过学生就业、后勤物业辅助性岗位就业等帮助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增加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造血功能”。
2.选派优秀干部挂职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中国华电精准选派挂职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严把“政治关”,坚持以事择人、人事相宜。先后选派 63名优秀干部到定点扶贫地区任副市(县)长,“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成员,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挂职和驻村期间,华电干部频繁深入分管区域单位、乡村等地进行调研,实地了解情况,把中央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贫困地区带去人才智力支持,去有所为,去有所得,求得实效,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做好人力支援、智力支持。同时将优秀扶贫干部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3.发挥党建扶贫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也是党组织在基层的“神经末梢”,还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毛细血管”。中国华电充分发挥驻村党支部和派驻“第一书记”作用,把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在建个好支部上用心用力。完善村级党组织规章制度,规范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帮助贫困村织密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选好配强两委班子,从致富能手、回乡大学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中把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党员选配到村党组织班子中来。支持贫困村党组织牵头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实施党员“1+1+1”联系户制度,
在中国华电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和当地干部群众不懈努力下,乌恰县5131户19395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58.83%下降到0.2%;阿图什市21041户103108名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60.19%下降到0;喀什市17939户7328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31.8%下降到0.49%。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9年4月批准乌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1月批准阿图什市和喀什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履责经验与感悟PART 03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关键问题在于促就业促增收,根本出路在于强产业强造血能力。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明确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从脱贫措施“五个一批”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优先位置,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五个振兴”中“产业振兴”的首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产业扶贫工作深入阐释,充分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产业扶贫的高度重视,充分反映出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要根据扶贫地区实际情况,把企业的优势特长同当地资源禀赋对接起来,努力盘活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特别是对于贫困群众能够真正受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进一步提高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帮助拓展市场空间,使贫困群众多得收益、多得实惠。要积极推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清洁能源开发,充分发挥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对经济社会拉动作用,进一步推广实施效果好、群众受益多的产业扶贫项目。
(二)必须百折不挠地在贫困地区推进扶志扶智工作
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必须进一步探索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意愿和能力。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国有企业要持续加大对扶贫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拓展教育扶贫有效路径,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助学行动等,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努力使贫困群众走上自信自强自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书记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中央明确要求将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从2019年开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除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增加了就业优先政策。表明从宏观到微观,从城市到乡村就业之重要。国有企业要切实抓好落实,积极吸纳、组织使用贫困劳动力。以系统招录和扶贫项目安置等方式,开展定点扶贫县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要加强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更多实用技能。要开展乡村能手评选、培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三)必须坚持不懈地夯实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围绕决胜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按照“融入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和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夯实基层党组织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扶贫攻坚,把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基层党建在扶贫攻坚中得到加强。选优配强“村两委”,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把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能人党员聚集起来,作为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切实提升精准扶贫的质量与效益。打造党员教育阵地,将工作做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使党的基层组织实起来、强起来、活起来。
(四)必须与时俱进地利用互联网拓宽消费扶贫渠道
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国有企业要与时俱进进行“云端”消费扶贫。加强对消费扶贫工作的指导,及时跟踪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继续创新帮扶方式,利用企业销售渠道积极帮助销售,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点对点购销对接,降低流通成本,帮助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最大限度让利贫困农户,确保贫困农户稳定增收。
展望PART 04
实践证明, 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是切实有效的。中国华电将牢记初心使命,持续向贫困发起总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完成党和国家交办的脱贫攻坚任务,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帮助贫困地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