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电 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今年1月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据中核集团介绍,“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
随着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的商业运行,福建清洁低碳能源比例进一步提升。统计显示,2020年,福建运行核电机组发电量达652.55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核电累计发电量的17.82%。
位于福建中部沿海的福清市已成为福建沿海最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今年1月,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并网发电,为项目按期全容量并网奠定了坚实基础。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位于龙高半岛东北侧的海坛海峡中北部,项目所处位置为世界三大风口之一,将于2021年实现全容量并网,每年可提供约11.3亿千瓦时绿色电力。
福清是福建沿海新能源产业链崛起的典型代表。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新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孟超认为,沿着福建海岸线从北到南,核电项目、风电项目等新能源产业项目遍布,一条绿色新能源产业链跃然成型。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历史、财力、燃煤供应等因素的制约,1978年福建电力装机容量仅128.75万千瓦,发电量40.74亿千瓦时,社会总用电量29.49亿千瓦时,人均装机容量、用电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都少一半以上,电源、电网规模在全国处于倒数水平。
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福建能源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福建地区煤、石油等常规能源匮乏,水电开发已趋饱和,发展新能源缓解能源需求压力成为一个重要选择。
沿着蜿蜒的海岸线,风能、光能、核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在宁德,继宁德核电站4台机组于2016年7月全部建成投产后,宁德霞浦核电基地也加快推进。在漳州,漳州核电站1号机组规划2024年6月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规划2025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今年1月30日,漳州核电项目1、2号机组PX泵房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启动浇筑。
迈入“十四五”,福建将继续完善能源供储销体系,构建更加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
孟超指出,福建沿海新能源产业链加快形成,成为助推福建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福建电力装机容量持续提升,阶段性盈余问题也逐渐凸显。孟超认为,沿海新能源产业链逐渐建成将助推福建成为东南沿海重要能源基地,将为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金门马祖等区域提供充沛的电力。
目前,福建已积极布局能源“走出去”。按照规划,福建将拓展省外联网,建成闽粤联网工程,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发挥沿海能源布局优势,做好向金门海缆输电的前期工作,探索推动两岸建立电力等能源产品便捷、经济、安全的供应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