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石油行业又一巨头——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化能源”)向上交所递交招股通知书,正式启动上市工作。随着中化能源即将登录资本市场,我国上市国有油企队伍有望得以进一步壮大。
随着中化能源即将登录资本市场,我国上市国有油企队伍有望得以进一步壮大。
01
第四桶国油拟上市
根据招股通知书显示,此次计划在上交所上市的中化能源,拟向公众发行不超过约62.9亿股的公司股份,占其总股本的25%,计划募集资金共110亿元。
中化能源是中化集团旗下子公司,也是集团能源业务的主要经营载体和核心营收来源。
2019年在中化集团5747亿元的营收中,有近八成来自于中化能源。
目前,中化集团间接持有中化能源80%的股份,其余20%股份由2019年引入的五家战略投资者持有。按照招股通知书显示,上市之后,国有资本仍将占据中化能源控股地位。
中化能源成功上市后,中国石油行业的“四桶国油”将全部进入资本市场,有助于为石油行业的发展引入新的活力。
中化能源起源于中化集团的石油贸易业务,近年来的财务数据表现相当不错。其中2019年营收4435亿元,净利润30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2098亿元,净利润达到12亿元。
之所以在石油市场遍地哀鸿的2020年依旧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与中化能源的主营业务密切相关。
与另外三桶油不同,中化能源的业务重心更多地集中于石油产业链的中下游板块,尤其是石油贸易业务占据了其绝大部分的营收。
官网显示,中化能源是国内仅有的5家拥有原油进口贸易资质和成品油出口配额(通过中化集团)的国营石油贸易企业之一。
除了“牌照齐全”之外,中化能源还拥有较强的石油资源获取能力,与大批石油生产国和及其石油公司建立长期关系,目前年原油采购长约量超过7000万吨。
此外,中化能源仓储容量第三方服务能力位居行业全国前列,在原油、成品油的进出口及国际转口贸易等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在四千亿体量级别的年营收中,有八成左右都来自于其强大的石油贸易业务。
除了石油贸易之外,油品及化工品销售当属中化能源的第二大业务。
截至去年9月,中化能源在全国拥有602座加油站(含合作经营站)及766座加盟站,是全国第四大成品油加油站品牌。
此外,石油炼化、仓储物流构成了中化能源另外的两项主营业务。
02
不只做“中间商”
石油贸易虽然是中化能源的业务重心,但它却并不甘心只做国际石油市场中的一个赚差价的“中间商”。
毕竟,石油贸易是公认的毛利率较低的行业,这就导致其占比最高的主业盈利能力并不强。
招股书显示,中化能源2019年石油产品贸易营收达到了3644亿元,但其毛利率仅有约32亿元,毛利率为0.88%。
第二大业务油品销售上也有着几近相同的状况。根据咨询公司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中,中石油、中石化占据着七成以上的份额。
对比之下,尽管中化能源的市场份额可以排在全国第四位,但与行业巨头相比仍旧差距悬殊。
如何寻找未来核心的利润增长点?是中化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好在,中化能源的变革走在了行业的前列,选择从科技含量更高的下游出发,建设属于自己的完整石化产业链。
2014年,中化泉州石化正式建成投产。2020年9月,随着乙烯项目首批8套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中化能源顺利实现了由炼油到炼化一体化的转型。
目前,中化泉州石化已经成为了国内拥有15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100万吨/年乙烯及80万吨/年对二甲苯产能的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
如今,炼油化工已经成为中化能源的“当红业务”,而泉州炼化已经成为了中化能源的“镇店之宝”。
在此次的招股通知书中,中化能源也重点着墨对炼油化工业务进行阐述。其中中化能源计划募集的110亿元资金中,有70亿元将投入泉州炼化项目中。
而重资押注的炼油化工业务,将成为中化能源未来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从中间商到生产商,中化能源的改变既出于现实机会,也有着长远布局的考虑。
中化集团掌舵人宁高宁就曾提出,要“全面转型为科学技术驱动的创新平台公司”的理念,提高业务的科技含量,才能成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根基。
中化能源布局科技含量更高的炼化环节,也正印证了“科技至上”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相信未来,随着中化能源的上市,这家被誉为中国第四桶国油的企业也将迎来更多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