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煤炭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能源新战略的重要组成

2021-02-23 16:37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  

“在大规模低成本碳减排、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未获得突破的背景下,煤炭难以突破碳排放的瓶颈,可再生能源难以高比例接入现有能源体系。”针对当前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近日在“能源化工行业知识创新服务与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论坛”上指出,在向能源转型过程中,必须以煤炭煤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平抑波动稳定器,可再生能源也可以为煤炭的低碳发展助力,两者耦合协同发展,将成为建立新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

提及“十四五”能源发展,王国法认为,煤炭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能源新战略的重要组成。

 

智能化建设分类推进

稍早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要推进煤炭安全智能绿色开发利用。努力建设集约、安全、高效、清洁的煤炭工业体系。王国法直言:“在力争2030年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一些激进、脱离实际的‘去化石能源化’‘去煤化’论调,误导社会,使煤炭行业面临不利的发展环境。”

“当前,煤炭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王国法认为,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尚处于对能源和原材料消费最旺盛的阶段,煤炭是可以清洁高效利用的最经济安全的能源。在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仍是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稳定器”。应深刻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煤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继续推进煤炭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高效利用。

“通过大力发展智能化开采,支持发展先进产能,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是应对能源转型,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王国法强调。

目前,智能化煤矿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全国生产煤矿3000多座中,120万吨/年以上的大型煤矿1200余处,千万吨级煤矿44处,有71处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

王国法介绍,“十四五”期间,智能化煤矿将因矿施策、分类建设:对于生产技术条件较好或中等的生产煤矿,全面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形成基于综合管控平台的智能一体化管控;对于生产技术条件比较差的煤矿,重点进行基础信息等系统建设,实现减人、增安、提效;对于新建煤矿充分进行煤矿智能化顶层构架设计,按照顶层设计全面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形成完整的智能化煤矿协调高效运维体系。“通过煤炭智能化发展,让煤矿职工有更多幸福获得,煤炭企业有更多价值创造。”

提高开发利用效率本身就是碳减排

作为高碳能源,低碳化是煤炭行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煤层气排放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碳排放源,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每利用1亿立方米甲烷,相当于减排150万吨二氧化碳。开发利用煤层气,一举多得。新的碳减排形势下,更要求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进煤炭开发过程中甲烷排放控制与利用。”王国法指出。

与此同时,王国法强调,通过改善煤炭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和系统性管理,可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用量,这本身就是碳减排,而且比捕集和封存的减排量更大、更具经济性。“通过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系统节能等措施,对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贡献将达到50%以上。”同时,应提高用煤质量,推动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转变;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将成为实现工业脱碳化的重要技术路径,但要重点突破降低能耗和成本的关键技术。

王国法认为,通过煤炭与新能源进行耦合化学转化、耦合发电、耦合燃烧,实施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可大幅减少煤炭碳排放,提升新能源利用规模。“煤电在提高灵活性和发电效率的同时,也为电力安全兜底。”

构建绿色物流体系

“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绿色发展之路又应如何走?王国法指出,应以资源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开发为理念,以智能开发技术与装备为基本保障,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硬约束,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理念,实现煤炭资源安全、智能、协调开发,构建和谐有序、协调一致、智能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煤炭资源开发模式。

一方面,在生态环境约束下,做好产能布局规划,按照安全绿色开发标准进行煤矿设计、建设和改造,推广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扰动最小,减少开采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在资源开采同时,展开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另一方面,可在中西部低阶煤富集区域开展低阶煤综合利用试点建设,着力探索低阶煤中低温热解转化及产物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加快低阶煤利用技术研发,降低低阶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同时,分离出部分经济价值更高、资源比较紧缺的油和气,促进低阶煤资源清洁利用,寻求煤炭经济价值增长新领域。

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面,王国法建议,要大力发展并推广应用煤矿开采和煤化工废水处理、固废无害化处理和烟气脱硫脱氮等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和装备,开展细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加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化工废渣、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另外,目前我国散煤消费总量大约为4-5亿吨,应推进煤炭集中利用,减少分散燃烧。

此外,王国法还指出,要尽快完善煤炭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全国能源交易智能化平台,优化煤炭物流网络,创新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运输方式,降低煤炭物流带来的环境污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黑龙江:力拼年产煤炭7100万吨 省内多地煤炭生产渐入佳境

黑龙江:力拼年产煤炭7100万吨 省内多地煤炭生产渐入佳境

2023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煤炭生产7100万吨的任务目标。近日,黑龙江省煤管局成立增产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各产煤市(地)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龙煤集团等煤矿企业,相应建立工作推进专班,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企业煤炭增产增供方案,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和细化目标措施,多措并举增加煤炭产量。
刚刚,国家统计局发布!

刚刚,国家统计局发布!

国家统计局2月10日消息,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7%。
河北:到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下降10%左右

河北:到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下降10%左右

2月7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委印发《河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首套煤矿高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成功应用

我国首套煤矿高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成功应用

2月8日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获悉,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煤矿高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日前在山西矿区完成工业性试验并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现场验收,标志着智能化快掘系统在山西省复杂地质条件的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
山西省吕梁市煤炭日均产量维持在26万吨左右

山西省吕梁市煤炭日均产量维持在26万吨左右

今年1月1日开始,山西省吕梁市能源局强化措施,除省属煤矿外,全市煤炭日均产量持续26万吨左右,持续推进能源增产保供任务落实,促进能源保供持续发力,确保春节期间全市煤炭、电力、油气等持续安全稳定供应。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