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研制出新型“双高”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

2021-03-31 11:31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构建了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工作机理的摇椅式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并通过电极容量和动力学“双匹配”策略,同时实现了器件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双高”)。

以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应用广泛,然而,传统锂离子电池受限于迟缓的体相反应而具有较差的功率性能;超级电容器利用快速的表面过程存储电荷,但受限于较低的能量密度。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性能空白,难以满足同时对能量和功率密度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将电池电极和超级电容器电极集成在一个器件内,有望结合两种储能机理的优势,获得“双高”的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此前研究工作主要利用电池型负极和双电层电容型正极器件,该器件构型充放电过程所需的离子由电解液提供,与摇椅式工作机理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解液。此外,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的性能受到电池型电极和电容型电极之间不匹配的电荷存储容量和电极动力学的限制。

科研人员选取具有本征锂离子插层赝电容性质的正交Nb2O5(T-Nb2O5)为负极,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材料LiNi0.815Co0.15Al0.035O2(NCA)为正极,构建了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穿梭的摇椅式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一方面,选取的正负极具有来自氧化还原反应的相似高容量;另一方面,负极的多孔纳米花结构可以促进电解液的浸润和传输,提升电极倍率性能。由于纳米结构可能会给高电压电池型正极带来非活性表面重构,以及不稳定的电极/电解液界面等问题。因此,该工作构筑了一个由一维碳纳米管、二维电化学剥离石墨烯、导电聚合物粘结剂构成的三维导电网络,可以协同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内阻和极化。上述设计使得器件正负极具有高度匹配的容量和倍率性能,全器件的性能优于以往报道的具有摇椅式构型的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也优于电极容量或动力学不匹配的其它混合储能器件。该工作为“双高”混合储能器件的构型设计和电极优化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A High-performance Rocking-chair Lithium-ion Battery-supercapacitor Hybrid Device Boosted by Doubly Matched Capacity and Kinetics of the Faradaic Electrodes为题,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上。论文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2017级博士研究生苏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合作基金等的资助。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新型“双高”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研究发现内共生氮化锂/纤维素层可延长锂金属负极循环寿命

研究发现内共生氮化锂/纤维素层可延长锂金属负极循环寿命

锂金属具有理论容量密度高(3860 mAh/g)、电化学电势低(-3.040 V vs. SHE)等特点,是理想的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然而锂金属活性高,容易与传统电解质发生不可控的副反应,形成固态电解质界面层(SEI)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较差:一方面,循环过程中SEI的反复破裂会加速死锂的形成和不可逆的活性锂/电解质损失;另一方面,溶剂诱导形成的SEI机械性能较差,不足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导致枝晶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路。
苏州纳米所设计出基于离子液体的锂电池安全电解液

苏州纳米所设计出基于离子液体的锂电池安全电解液

锂金属负极因其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 h g-1)、低的电化学电位(-3.04 V vs. 标准氢电极)和低的密度(0.59 g cm-3),备受青睐,成为新一代颇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实际应用中,它们仍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商业有机电解液在锂金属表面形成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以及锂枝晶和死锂的生成,会持续消耗电解液,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持续生长的锂枝晶会刺穿隔膜,导致电池发生内短路从而引起热失控,同时传统碳酸酯类有机电解液极易参与燃烧反应,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研究提出利用缺陷位点锚定金属单原子实现对锂离子动力学催化

研究提出利用缺陷位点锚定金属单原子实现对锂离子动力学催化

便携式智能器件与长续航动力汽车的发展对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金属锂电池因其高比容量(3860 mA h g-1)和较低的标准电压而受到关注,是理想的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仍面临不可控的锂离子动力学问题,如不可控的锂沉积和溶解行为、固态电解质中间相(SEI)界面的反复生成和变形以及体积膨胀等,这会引起严重的锂枝晶问题并缩短锂金属循环寿命。
比亚迪销售政策大转变 最早下半年销售自产车用锂电池

比亚迪销售政策大转变 最早下半年销售自产车用锂电池

比亚迪汽车最早今年下半年开始将向其他公司销售车用锂电池,相关转变也意味着他们在销售政策上出现了重要转折,因为比亚迪的电池此前多数是供给相关合资企业以及商用车生产商,很少对外大规模销售。
我所发现内共生氮化锂/纤维素层可延长锂金属负极循环寿命

我所发现内共生氮化锂/纤维素层可延长锂金属负极循环寿命

近日,我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张洪章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具有长循环寿命的锂金属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