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美能源科技战,中国占得先机

2021-04-09 16:51  来源:中国网资讯  浏览:  

本周,国际知名能源门户网站OilPrice.com发文称,数年来,中美在科技、贸易和资本市场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特朗普任内,两国关系的紧张局势更是攀至顶点。但现在出现了一个让美国更头疼的问题,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研发上的投入已远超美国。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一处风力发电项目。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美国银行最近一份报告引用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数据显示,2010至2020年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研发上的投入是美国的两倍,现在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领跑者。伯克利研究集团新兴市场主席哈里·布罗德曼(Harry Broadman)称,“在研发方面,我们做得实在是太差了,中国是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威胁,甚至是地缘政治威胁。”

自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来,美国一直在追求能源独立,但持续的石油危机、严重的石油价格震荡以及全球清洁能源盛行都证明美国无法仅依靠化石燃料实现真正的能源独立。事实上,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政府应该“聚焦于发展可替代能源,而不是无休止地开发化石燃料”,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随着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风头渐盛,美国现在又面临另一个难题——美国用来建造清洁能源系统所需的矿物资源几乎全部依赖从中国进口。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为美国提供了其所需稀土元素(REE)的80%,用来建造太阳能板、电动汽车电池、手机、电脑、国防系统、医疗设备等。

201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确认了35种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矿物元素。美国高度依赖这些矿物的进口,其国内产量不足世界总供应量的十分之一,但进口量却占其消耗量的一半。很明显,矿物资源是美国的软肋,这将美国置于一种较危险的状态,在当前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情势下更是如此。若中国切断其关键元素供应,可能会导致美国多项产业瘫痪。

随着对电动汽车、手机和微芯片的需求猛增,全球稀土产业预计将从2018年的81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44亿美元。拜登总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挑战,但同时他也看到了机遇。他支持对锂、铜、镍和稀土以及其他矿物的开采,以确保国内矿物供应,并承诺到2030年新安装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目前这一数字仅为2.6万。

虽然美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扩大国内矿产开采,但在美国办理相关许可程序可能需要长达30年的时间。地方、州及联邦法规给美国的采矿公司设置了层层关卡,而那些中国的竞争对手公司在这一点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访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访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能源行业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贡献了坚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出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出路

“最大程度上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出路。实现这一途径需要突破科学难题,发展新技术。”近日,在由Cell Press、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Cell Press物质科学周”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主任李灿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碳中和过程会是经济社会大转型,应以“技术为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碳中和过程会是经济社会大转型,应以“技术为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近日在相关会议上表示,碳中和过程会是经济社会大转型,应强调“技术为王”。他认为,碳中和是一个“三端发力”体系,其中,在能源消费端,应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太阳能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
我们为何要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丨院士访谈录

我们为何要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丨院士访谈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我们为何要提出这些目标?如何实现?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
新能源研发竞赛,中国表现如何?(三)

新能源研发竞赛,中国表现如何?(三)

能源,不仅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正常生活得以维持的基石。千百年来,人类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维系,目前也是如此。但化石能源总有耗尽的一天。那么,什么可以接替化石,未来能够为人类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