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多月以来,燃气行业最大的政策利好当数国家多个文件力推“燃气下乡”。
无论是2月下旬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燃气下乡”概念,明确表示“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还是随后颁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也首次将燃气纳入乡村基础设施升级的覆盖范围,不无释放积极信号:过去三十多年,国家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力推的“村村通”工程,下一项重点工作之一就在于“乡村普及燃气应用”。
无独有偶,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传统供气方式难以适应广大农村市场的问题,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燃气”)早于2013年就开始率先在北方农村探索农村“气网”建设新模式,在研究欧美、日韩等国家农村清洁能源使用方案基础上,率先提出“宜管则管、宜罐则罐”的供气方式,组织开发了国内首套基于本质安全型和数字化运营管理的LPG智能微管网供气系统,并通过试点项目的成功运营,获得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高度认可。
过去四年,中国燃气积极部局燃气下乡市场,在华北“气代煤”工程中占领了超过50%市场份额,在市场推进、工程协调、成本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数据,为下一步大规模推广LPG智能微管网、抢占燃气下乡先机奠定了基础。
获青睐,成欧美日国家城效农村主要供气方式
智能微管网供气系统以发达国家农村普遍采用的小型丙烷储罐供气技术为基础,融入物联网、智能化和云平台等新技术,建立了更适应中国市场特点的技术标准、产品体系和运营调度系统平台。
在供气模式上,该系统将原本“瓶装供应、各家储存、自行保管”的瓶装液石油气(LPG)供应模式转变为“气源集中供应,智能微管网分散入户,企业远程在线监控”的模式,被誉为“改变中国农村几千年用能结构的革命性技术”。
过去几十年,欧美国家的逐渐被LPG智能微管网这种更安全、经济和高效的供气方式替代。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采用这种供气方式的新增用户占每年新增液化气用户的比例分别达到95%、90%、76%、69%、70%,成为城郊和农村社区的主要供应方式。
经过30多年的使用和发展,微管网供气技术日臻完善,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供气伤亡事故,可靠性得到发达国家的普遍认可。
迎大势,助力我国乡村振兴
LPG智能微管网与管道天然气相比消费方式完全一样,但工程造价更低,且与液化天然气(LNG)供气和瓶装液化气相比更经济、更安全、更便捷,能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而被视为最适合在中国农村大规模推广的革命性供气方式。
由于摆脱了传统天然气管网高额投资的束缚,智能微管网可以低建设成本投资于全国各地乡镇与小社区,特别是中部、南方与沿海地区。
据估算,仅中南部和沿海地区目前就有约9000万待开发家庭用户,市场空间巨大。
不仅如此,智能微管网运用场景丰富多样,除了向农户供应生活用气外,还可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将燃气应用于农产品烘干、畜牧业养殖、水产养殖恒温、农业机械清洁燃料等新的农业应用领域,可解决广大农村过去用不上气、用不起气的难题。
调研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种植耕地除草杀虫、农业大棚供暖增碳等农业生产的LPG年消费用量超过320万吨。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能需求巨大,但同时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还很低,智能微管网将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升级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抢先机,未来5年中国燃气LPG年销量有望达到翻番以上
中国燃气是国内目前唯一具备LPG上中下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燃气运营商,在LPG产业链价值挖掘和市场拓展方面优势明显。
该公司自2020年中正式启动智能微管网业务以来,市场开发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已与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海南等十四个省/自治区下属各级政府签订智能微管网安装协议,签约用户数超过150万户。
中国燃气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中南部及沿海9000万户待开发家庭,这项新业务将在未来十年内为该公司带来大量的接驳收入,迅速增加能够带来庞大增值服务利润的新用户群,同时,大幅提升盈利性高的终端板块的气量销售。
根据中国燃气相关规划,公司在现有的4600万天然气与LPG家庭用户基础上,除了每年新增近500万天然气用户,未来十年将有望接驳2000万LPG智能微管网用户。
而仅智能微管网这一新业务,就相当于再造半个中国燃气。如果按照3000元/户收取安装费,相当于未来十年贡献600亿元收入。
此外,由于中国燃气拥有全国范围的成熟终端销售网点布局,智能微管网的推广可促使其终端布局与物流网络进一步向乡镇市场延伸,实现乡镇主要市场全覆盖。同时加速乡镇现有瓶装气市场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安全、便捷、经济的管道LPG。
据悉,中国燃气将力争在5年内实现LPG年销量从目前的不到400万吨提高到1000万吨以上,复合增长率超过21%。即使按照平均300元/吨的较低水平吨毛利计算,LPG售气业务未来每年也可为其贡献30亿元毛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