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千亿方自营深水大气田(陵水17-2气田)实现完钻

2021-04-19 13:48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  

中国海油15日宣布,我国首个千亿方自营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气田(陵水17-2气田),所有开发井的钻完井作业全部完成,顺利投产在即。此举标志着我国已完全具备深水、超深水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能力。

中国海油“深水联合舰队”旗舰之一——“海洋石油982”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在进行“深海一号”气田钻井作业。

中国海油介绍,“深海一号”气田位于距海南岛150公里的琼东南盆地,2014年由中国海油勘探发现,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平均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气田。

“深海一号”气田采用“半潜式生产平台+水下生产系统”模式开发。与其配套的半潜式生产平台,即我国海洋工程技术集大成之作、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而水下生产系统,是在东西跨度超过50公里的7个深水井区共部署11口开发井,其核心装备是11株“水下采气树”,包括9株标准水下采气树和2株智能水下采气树,面临作业水深大、井区状况差异大、极端天气频发等诸多挑战,其完整设计和质量控制过程极为复杂,同类型作业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钻完井作业的完成,是气田投产的关键环节。”“深海一号”气田开发钻完井项目负责人刘和兴表示。完成此项作业,需将钻杆下到1500米水深海域,并精准进入安装在海底的直径不到半米的水下井口。钻遇地层后,还要全面考虑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地层高温高压极端情况,严防井喷、井漏等事故发生,控制钻头按照预定轨迹顺利抵达地下油气层。

该项目自2019年底实施以来,多次刷新世界深水钻完井作业单项纪录,项目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表层规模化建井技术、上下部一体化完井等13项关键技术和10项创新作业模式,填补了我国在深水探井转开发井、深水智能采气树应用、深水智能完井等多项作业纪录的空白,使项目运行效率提升了30%,天然气产量较设计提高了20%,项目总用时较计划减少近三分之一。

据悉,目前“深海一号”气田生产管线已经与环海南岛海底清洁能源供应网络完成连接。气田投产后,将成为保障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供给的主力气田,每年将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产油国“黄金时代”或将远去

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产油国“黄金时代”或将远去

日前,行业研究机构雷斯塔能源发布最新数据称,受油气产量低迷、价格触底等因素影响,2020年,全球各大产油国的油气总收入仅为5600亿美元,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万亿美元的水平相比大幅下降。雷斯塔能源同时预测,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的情况下,产油国的“黄金时代”或已远去。
塔里木油田建成中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

塔里木油田建成中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

17日,记者从中石油塔里木油田获悉,截至6月中旬,塔里木油田超深层油气井占塔里木油田总井数的36%,其生产的油气产量占全油田的51%,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塔里木油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标志着塔里木油田已全面建成超深层生产基地。
辽河油田首口二氧化碳蓄能压裂井获高产

辽河油田首口二氧化碳蓄能压裂井获高产

从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压裂项目组获悉,该厂首口二氧化碳蓄能压裂井获高产,欧37-72-32井日产油15.8吨,含水降到1%,液面基本保持在1600米左右。该技术顺利实施,为中低渗老油田补能改造后释放新产能提供了技术借鉴,也为辽河油田碳中和增产措施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消息称壳牌考虑出售美国页岩油气资产 价值超100亿美元

消息称壳牌考虑出售美国页岩油气资产 价值超100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称,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正考虑出售其在美国最大油田的持股,这标志着壳牌从化石燃料转型的关键时刻,该公司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削减碳排放压力。此次出售的可能是壳牌在美国二叠纪盆地的部分或全部业务。该项业务占壳牌去年油气总产量的6%左右。这些资产的价值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Proton扩大利用油田生产氢气的规模

Proton扩大利用油田生产氢气的规模

上周末,Proton Technologies开始为其油田生产的压缩氢气装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Grant Strem表示:“随着我们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公斤氢气的成本有望降至25美分以下。”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