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欧洲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欧洲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为280.1MW,仅次于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三,年复合增长率(2011-2016)111%,是近五年来全球范围内储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而之所以储能在欧洲能够得到快速部署,除了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渗透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需求、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需求、延缓老旧输配电设施升级的需求、增强海岛电力供应可靠性的需求等较为紧迫的驱动因素有关外,更加离不开政府相关机构、行业协会及储能企业的协力推进。
鉴于此,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借金秋十月于斯图加特召开的“Battery + Storage 2017”欧洲储能展览会的契机,组织中国葛洲坝集团装备工业有限公司、葛洲坝中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的代表,在北京艾能万德/山东欧姆电力/IBG GmbH团队的协助下,在德国、比利时和荷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商务考察,重点与当地储能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增进了企业间的相互交流,深化了中国企业对欧洲储能市场、特别是德国储能市场的了解,本文将对此次考察期间的见闻进行梳理,简要介绍欧洲政-协-企三方在推动欧洲储能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
加强交流,鼓励支持海外企业进入欧洲储能市场
考察团在德国柏林,相继参访了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和Berlin Partner for Business and Technology。GTAI隶属于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是德意志共和国官方的外贸与投资促进机构,既能对希望在德国投资的海外企业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又能对外向型德国企业收集并提供关于海外市场的相关信息,旨在促进德国的经济发展。其中,针对海外企业的信息与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商业模式及市场进入策略的探讨、税收及法律风险问题的识别、项目选址分析、项目相关的融资及优惠政策的咨询、场地预选及场地参观、协调及支持与地方当局的谈判、行政事务支持、与区域发展机构组成联合项目管理等在内的全套咨询服务。
Berlin Partner与柏林的参议院和270多家企业有密切合作,致力于帮助德国国内及海外企业、科研院所在柏林开展科研课题、设立公司、投资、落地项目等提供对接、金融、选址、就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旨在将柏林打造成领先的创新能源技术中心。在Berlin Partner的促动下,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华为、海南航空、中国工商银行等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在柏林开展了相关业务,而Berlin Partner促成的一些项目也会受到柏林联邦州、柏林投资银行及欧洲区域发展基金的联合资金支持。
储能也是这两家机构极为关注的新兴产业,他们在推动海外企业进入德国市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已经有许多海外企业在德国落地储能项目的成功案例,海外企业主要以储能技术提供商或系统集成商为主,他们与欧洲大型的能源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系统集成商等合作的形式在德国开展储能项目,例如三星SDI与WEMAG、LG Chem与Steag、南都电源与Upside公司等,项目大多参与了德国的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发挥行业协会力量,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考察团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访了被誉为“欧洲储能之声”的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Storage of Energy(EASE),该组织成立于2011年,会员囊括了许多欧洲乃至全球知名的能源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储能技术提供商,同时EASE也与国际上包括CNESA、ESA等在内的行业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EASE利用平台资源优势,致力于积极推进储能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的部署;为储能设置公平合理的电力市场规则;搭建与储能相关的信息共享和传播平台。旨在提升储能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将其纳入整个欧洲的能源系统中,加快欧洲能源向着更加持续性、灵活性和稳定性方向转型的进度。
深耕技术创新,精进业务模式,向着更加智能化、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除了上述机构、协会组织外,考察团还相继参访了荷兰大型能源集团ENECO、德国虚拟电厂运营商NEXT KRAFTWERK、具备丰富的输电网络运营经验的咨询与工程服务公司Elia Grid International、解决方案提供商ProCom以及世界一流的检测认证机构DNV GL等企业。在欧洲电力市场化改革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形势下,为应对能源转型,产业链中各类企业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能源企业 纷纷走向转型之路,由最初的传统能源设备投资商、传统能源供应商向着能源服务商,特别是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服务商的方向转型,为客户提供智能的、灵活的、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从发电侧角度上看,随着新能源比例的不断增加,发电边际成本不断降低,未来能源企业之间比拼的将不再是价格,客户更加在意的是谁能提供更加灵活性的资源;从电力交易角度上看,正在逐步从原先集中式的交易模式,利用区块链、P2P等技术或模式向着更加灵活性的分布式交易模式转变;从售电角度上看,强化智慧能源服务商的角色定位,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舒适、智能、可持续的综合能源服务。
电网运营商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渗透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等,使得输电网络运营商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他们开始关注一些灵活性更好的资源,例如储能,帮助其更好地管理电网、提升电网弹性和运行效率。储能可以为输电网络运营商提供快速的调频辅助服务,例如2016年,英国国家电网发布了EFR采购计划,最终中标的全部为电池储能技术,总容量为201MW。除此之外,储能还可以帮助延缓设施的升级,以及在特殊事件发生、或特殊天气情况下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此外,能源企业和电网运营商也十分注重创新理念,既包括引入外部新的方案、产品、模式等,将其整合到公司的内部业务中,又包括鼓励公司内部的一些新想法,待其成熟后,支持成立独立的业务部门或子公司,更好地服务于母公司的同时也顺应能源发展的趋势。
解决方案提供商 他们的客户可以是大型的能源企业、配售电企业、电力交易企业,也可以是系统集成商、工商业用户等。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模型,既可以根据当前市场条件,对客户既有资产的运行进行优化,帮助其如何在电力交易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又可以针对客户的新建资产需求,提出包括新建资产最适合的设备选型、大小设计、技术要求等,新建资产与既有资产之间的最优运行方式,新建资产与既有资产参与电力交易如何获取最大收益以及模拟未来运行收益等在内的全套智能化的优化策略。归根结底,他们可以为客户提供从短期、中期到长期的最佳解决方案,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检测认证机构 测试对于向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一个更加清洁、电气化的能源系统中,测试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更加突出。储能作为未来能源结构中一类重要的资产,它的安全性受到业界的一致关注,而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发展正是离不开必要的、规范化的检测认证过程。另外,对于储能的检测认证,还应做综合全面的统筹,因为考虑到储能技术路线、产品规格、应用场景复杂多样,需要建立涵盖储能规划设计、设备试验、施工验收、并网检测、运行维护等各应用环节的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实施全寿命周期监管和召回制度,以此降低项目开发商的设备选择难度,提高业主对于储能项目的认可度,从而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的应用价值。
小结
随着大量试点示范项目在欧洲的快速部署,以及政府机构、行业协会、能源企业、电网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检测认证机构等企业对于储能关注度的逐步提升,储能对于整个欧洲电力系统的价值也在逐渐凸显。但是,目前储能在欧洲范围内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欧盟将其列为发电资产,输电网络运营商和配电网络运营商不能拥有并运营储能资产,EASE在近期发布的“Europea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oadmap 2017 Update”报告中就给出了尽快在欧盟监管框架下确立储能的定义,将其列为独立于发电、输电、配电等资产之外的一类资产,以及建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清晰、公平的市场规则等建议。在此次商务考察中,我们也了解到今年底欧盟将会有新的关于储能的立法出台,我们会持续跟踪法案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