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借助拉曼光谱传感器来加速乏核燃料的回收再利用

2021-05-18 14:47  来源:cnBeta.COM  浏览:  

为了减少放射性废弃物、并让核反应堆的运营更具经济效益,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科学家们,正在讲究一套基于实时光谱检测的新方法,以改善乏核燃料的回收利用。New Atlas 指出,核电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只需为反应堆提供极少的核燃料。一颗仅重 0.35 盎司(10 克)的核燃料颗粒,即可产出相当于一吨煤的能量。

乏燃料池资料图(来自:美国核管理委员会)

然而当前核电的一个主要短板,就是乏燃料在“被耗尽”时,仍含有 95% 的可裂变物质,迫使有关部门必须建设一个能够安全可靠地存储它们的乏燃料池。

以美国为例,当地设置的标准是将乏燃料存储在地下。但与许多人印象中的“永久埋藏”相反,这些设施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处置完乏燃料,而是要将他们保留到可被再次利用。

主要原因是,乏燃料中仍在包含大量的可裂变元素(主要是铀),以及医学和工程界迫切需要的大量极具价值的放射性同位素。

乏燃料回收需借助化学处理系统来分离出 act 系元素

不过乏燃料的真正问题,是因为这堆复杂的混合物中包含了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半元素,导致其分离工作变得异常艰难。

尽管核燃料加工行业已颇具技术规模,但当前不仅加工进度十分缓慢、价格也相当昂贵,更别提生产纯钚(plutonium)危险性、以及面临着核扩散等方面的问题。

庆幸的是,为改善回收流程,PNNL 正研究使用拉曼光谱仪(Raman Spectroscopy)来实时监测乏燃料。

使用基于不同激发波长的特定拉曼系统来识别乏燃料中的化学物质

PNNL 研究人员指出,当乏燃料在溶液中流经传感器时,这套化学分析系统能够利用光与分子中的化学键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有关其化学结构、相态、多晶型、晶体结构、以及分子相互作用等信息。

基于这方面的数据,研究团队得以监测工业级的乏燃料、将之转化为液体形式、接着送至离心机,然后按质量分离出不同的元素。

实时监测能够严格地控制铀与钚之间的比率,并去除不需要的元素和同位素,以生产出能够在高级反应堆中作为核燃料的循环材料。

研究配图:拉曼光谱传感器结构与功能示意

PNNL 化学家阿曼达·莱恩斯(Amanda Lines)表示,实时监测对于确定确切的化学元素比率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全球核废料处理难题悬而未决

全球核废料处理难题悬而未决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近日,美国新墨西哥州东南部的一座核废料厂在储存核废料的容器底部发现少量液体泄漏,由于液体具有放射性,因此引发当地对核泄漏的担忧。虽然该核废料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进行区域性临时疏散,并对事发现场实行管控,没有迹象表明周边出现污染,也不存在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风险,不会对公众及环境造成危害,但此次事件仍引起广泛关注。
永久“封印”? 瑞士拟在地下300米处挖隧道填埋核废料

永久“封印”? 瑞士拟在地下300米处挖隧道填埋核废料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日报道称,核能发电给人类提供安全可持续的电力,但科学家一直没有找到处理核电废料的最好方法。如今,瑞士科学家相信已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把核废料永久封存于地底深处的粘土层。
全球核废料处理难

全球核废料处理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近日,美国新墨西哥州东南部的一座核废料厂在储存核废料的容器底部发现少量液体泄漏,由于液体具有放射性,因此引发当地对核泄漏的担忧。虽然该核废料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进行区域性临时疏散,并对事发现场实行管控,没有迹象表明周边出现污染,也不存在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风险,不会对公众及环境造成危害,但此次事件仍引起广泛关注。
光明日报文章|中国人民大学刁大明:核污水排海是饮鸩止渴

光明日报文章|中国人民大学刁大明:核污水排海是饮鸩止渴

一年前,日本政府悍然做出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百万吨核污水经过滤稀释后排入大海。在这一极其不负责任的决定公布后的整整一年时间里,世界上很多国家从捍卫全人类共同家园的角度出发,不断表达对环境污染的强烈关切、对日方此项决定坚决反对,就连日本国内也涌现出大量的反对声音。
日本考虑委托外国企业处理5.7万吨放射性废弃物

日本考虑委托外国企业处理5.7万吨放射性废弃物

当地时间16日,关于核电站废炉等过程中产生的大型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在考虑修改制度,委托国外企业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