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核电:从广东惠州示范到浙江苍南再实践

2021-06-13 20:15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  浏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电力在经济、社会、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电力行业必然要加快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而安全高效清洁的核电理应更积极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的指导下,中国广核集团主动承接了生态核电示范工作,积极探究生态核电理念,先后在惠州核电项目和苍南核电项目上示范、再实践,将生态理念内化并根植到企业发展之中,实现生态价值转换,为生态核电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2019年,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和国家安全日活动上,国家能源局提出建设安全核电、科技核电、生态核电和高效核电倡议,指出核电建设要统筹考虑核电全产业协调发展,实现核电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广核集团提出的生态核电理念,为“四个核电”奠定了理论基础,得到了行业监管部门及业内的高度认可。

一、生态核电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更加依赖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遵循生态规律,而生态环境又受限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基于生态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核电行业必须与自然生态共融互生,以适应能源及核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基于生态哲学的现代方法论,中国广核集团参照国外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的良好实践,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关系提炼出生态核电应有内涵和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探索出一套生态核电理论,打造了新时代核电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

生态核电是“在核电站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其退役全寿期内,遵循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理念基础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是宗旨,核电是基本,建设生态核电,要将生态作为贯穿核电站设计、建设、运营全周期的核心理念。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体系、三个阶段”。一个体系是建立生态核电站指标评价体系。三个阶段是指设计阶段依据生态要求、建设阶段落实生态行动、运营阶段共享生态成果。

二、惠州核电项目:探索示范及成效

中广核惠州核电项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翼、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沿海,规划建设六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是目前大湾区内已获得国务院核准,并已开工建设的“华龙一号”核电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项目所在地政府正思考如何对接大湾区建设,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和公众对核电给予了较高期望。中广核惠州核电公司探索建设生态核电既有内生发展动力,也面临外部压力。

在生态核电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惠州核电项目深入分析了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三生四层”的生态核电理论。“三生”是指共生、互生和再生,它明确了惠州核电项目与周边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发展的关系,共生是前提,互生是基础,再生是目标。

共生,即核电从生态环境“威胁者”转化为“友善者”角色,通过技术及社会管理手段减少资源占用,弱化物质财富功能,保护生态,与环境形成相互依赖、共同获利的关系,利用绿色生产为核电赋能,在保持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共生融合。

互生,核电从生态环境“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角色,基于核电与环境、与人类社会的耦合关系,从环境价值的消耗与占用,改变为环境价值的创造,超越物质发展观,构建核电事业的生态发展观。如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周边村镇发展,振兴乡村,让公众共享核电创造的成果和价值,推动各方健康发展,实现核电与环境互生共享和更好的生态平衡。

再生,核电从区域经济“索取者”转化为“贡献者”,通过提供清洁电力,构建绿色、和谐、繁荣的核电产业链生态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四层”是从空间上勾勒出惠州核电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地理范围。第一层是核电站核心区,第二层是紧密层,是与核电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稔平半岛,第三层是关联层,覆盖惠州市和深汕合作区,第四层是扩展层,延伸至粤港澳大湾区。

按照“三生四层”的总体思路,惠州核电编制了生态核电规划,拟定出六大生态化实施举措,推动了惠州核电生态示范工作:一是空间布局生态化,在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规划下,兼顾项目发展需要,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实现生态共融;二是生产技术生态化,核电站优先采用绿色、成熟、先进的技术、产品及服务;三是自然环境生态化,采取保护、恢复、改善、利用的方法,更好地保护环境,开发生态产品;四是人居生活生态化,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共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五是社会人文生态化,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打造美丽惠核社区;六是“核电+”经济圈生态化,以惠州核电项目为平台和牵引,以能源互联网为核心,以区域资源禀赋和绿色电力消纳为基础,打造全新的核电经济生态圈。

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的指导下,中国广核集团对惠州核电项目生态化开展了量化评价,从环境影响、资源占用和与社会和谐三个方面,按核电全寿命周期开展了核电生态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重点覆盖核电选址设计、建造和运行等核电各阶段,对核电生态化开展了量化评价。对照生态核电站指标体系进行效果评估,惠州核电项目生态核电得分超过90分,说明该项目生态性良好。从评估情况看,惠州核电在电站液态流出物排放浓度、营运期海洋生物损害量、废水回用率等方面皆满足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但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外,“核电+”经济圈建设、民生改善、拉动就业等几项还有待根据项目建设和运营进度逐步落实后测算评估。

三、苍南核电项目:实践再优化

核电是融合了生态、文化、生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人类行为,在发展中必然会衍生出更加复杂的社会属性。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在惠州核电项目“生态核电”实践基础上,提出核电与地方融合发展理念,不仅要实现生态核电,更要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

(一)生态实践

1. 生态用海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立足“严格管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海陆统筹”的原则,苍南核电公司经过多轮海洋专家咨询,进一步优化围填海方案,完全避让沙滩,围填海方案的各项用海面积控制指标均满足要求。

2. 沙滩保护

为保护柳垄沙滩,缩减围填海面积,项目位置从靠近沙滩的浅海区迁移至远离沙滩的深海区。针对深海区水深且淤泥深厚而产生的石方消耗量巨大的问题,项目全方位开展岛礁保护、排水方案比选、取水方案比选、使用岸线比选、厂坪标高优化、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填海造地形成的有效陆域面积约为填海面积的一半,形成资源消耗最低的护岸截面,确保了项目与周边自然资源环境共生、互生和再生。

3.其他生态建设

项目开展了诸多生态保护建设:建筑垃圾分类清理,就地利用,减少外弃;合理组织厂区树木移植;保留当地历史人文记忆;施工用水采用地方融合供水方案;现场施工实现腐殖土再利用;施工过程防范水土流失。

(二)探索与地方融合发展

苍南核电公司推进项目之初即提出“推进一个项目、带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苍南县政府与中广核苍南核电公司按照“政府统筹、核电牵引,社会参与、规划引导”的原则,构建了集参股核电、绿能小镇(含产业)、交通共建、就业本地化、税收本地化、工业旅游、供电、抽水蓄能电站为一体的社会价值共同体,将核电项目建设与苍南地方发展相结合,全面带动地方产业升级、经济提升,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1.文化融合

邀请周边民众赴核电基地参观考察(9000余人次)、进村入户走访(14万余人次),以中广核文化为载体,实现核电文化与地方群众深度融合。2019年,在书记、县长带领下,苍南县四套班子、直属部门一把手和乡镇党政负责人134人赴大亚湾核电基地交流学习,实地调研大亚湾核电基地与周边社区发展融合。

2. 规划融合

苍南县政府与中广核苍南核电公司提前谋划全国第一座规划先行、以核能产业为主导、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同时政企双方开展规划融合工作,将核电用水、用电、土石方消纳等工程项目与地方相结合,获得部委、省市和民众的高度认可,实现了政府、民众、项目共同受益的局面。

项目提前开展业主营地规划设计,设计集“生产办公、人才培育、文体娱乐、公众宣传和生活休息”功能为一体的整体设计方案,统筹了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让核电开放、透明,也让周边民众能分享核电项目落地带来的红利,让核电员工与周边民众的生活完全融合,为项目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

3.管理融合

项目推进层面:浙江省政府成立省、市、县三个层级项目推进组,常务副省长作为三澳核电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全面统筹三澳核电项目推进工作;苍南核电公司会同苍南县政府成立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公司总经理和六名副县长共同参与的融合发展推进组。同时,项目周边三镇一乡与核电公司成立共管、共治、共建的组织机构,形成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苍南核电公司领导任副组长的管理平台,实现项目与周边社会共商、共绘、共建新局面,实现了核电与地方共治共管。

4. 项目融合

项目创新性地吸收民营资本加入,成为民间资本进入核电领域的试点项目;苍南县政府与苍南核电公司开展交通合作,改善马站片区交通、为核电建设运营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配合苍南县政府推进税源管理工作,发布《苍南县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7】54号》,协助税收征管等工作,推动工程公司、核服公司在苍南注册了分公司,并协调准备进场作业的建安承包商在苍南注册公司、备案纳税,办理建安承包商印花税代扣代缴工作。截至2020年7月31日,已累计投入44.11亿元,属地纳税累计7940.35万元。

项目实现就业本地化,苍南核电公司与苍南县政府积极开展就业本地化工作,目前苍南核电公司辅助类员工本地化率已超过90%,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许多收入机会、为核电站建设运维解决了承包商入住困难和困扰核电的用工治安问题,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等,实现了多方共赢;项目带动周边经济发展,2020年4月依托浙江大学海洋牧场规划设计工作,在厂址周边海域创建渔业增养殖、休闲旅游观光与科普相结合的综合性海洋牧场,带动周边经济发展;项目科学分析核电现场土石方消纳和小镇地基处理问题,形成核电现场450万土方用于小镇地基处理方案,解决项目核电弃方重点问题节约核电公司数千万元弃方费用,也为苍南县政府节约了近2亿元地基处理费用。同时,项目的融合供水方案与地方政府规划相契合,项目成为中国首个利用社会化资源供水的核电项目。

5. 产业融合

项目吸引核电关联企业落户绿能小镇,以核电项目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变、拉动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当前苍南核电公司和主要参建单位已与浙江省151家单位合作,合同总金额114500万元;广利核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二级公司,建有国内首个国家能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国家级研发中心)与苍南仪表厂合作,目前已进入合同签约环节;推动中信投资、八冶与苍南县政府对接,投资数十亿元打造绿能小镇康养基地,当前已开展尽职调查和规划设计工作;项目推动温州医科大学与苍南县合作,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推进学院建设;项目与地方政府打造绿能小镇公关宣传中心,打造中国清洁能源教育基地。

中广核苍南核电公司以三澳核电、绿能小镇、海洋牧场为平台,以资源占用最小、环境影响最低和社会和谐最佳为指标,按照前期准备、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和退役等阶段,分阶段梳理项目落实生态核电理念的重点举措,研究项目推进过程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造福百姓的融合发展,按照“推进一个项目、带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理念提前谋划,项目过程强调将社会责任与地方发展相融合,将短期经济价值追求转嫁到可持续发展价值当中,用核电项目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发展,实现了政企、民众多方共赢局面。中广核按照核电指标评估体系对苍南核电项目进行了生态化评估,评估分值超过90分。苍南核电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开发与地方融合发展模式”可为中国核电发展提供参考。

四、生态核电需坚持的原则

生态核电的建设,国内外尚未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难免存在误解或者出现偏差,在实践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以下五条原则。

(一)传承的一致性

核电是清洁、低碳、绿色的电力能源,生态核电理念继承了现有核电朴素的生态观,将生态理念贯穿核电站选址、设计、建设、运营和退役的全周期,考虑缩减环境影响和资源占用,结合周边发展规划与地方协同的共融发展,逐步形成核电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共生、互生和再生的“三生论”关系,形成了生态核电的基础理论。

(二)安全性

核安全是核电行业的生命线。核电是极其复杂的工业体系,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技术要求与生态核电理念是和谐统一的,实现安全核电、科技核电、高效核电、生态核电,才能实现新时代核电高质量发展。安全是生命线、科技是手段、高效是内在驱动力,生态是目标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

(三)经济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核电理念贯穿电厂全周期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苍南核电为例,基于生态核电理念的方案优化,缩减了填海面积、重复利用建筑垃圾、消纳核电建设土石方,降低了工程造价。核电项目与苍南社会生态深度融合,打造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全面提升本地就业,带动地方产业升级,项目与地方群众共享了经济红利。

(四)自然与社会生态的统一性

实现生态发展之路,核电发展既要处理好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经济和社会人文发展的关系。“推进一个项目、带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就是生态核电中社会生态的具化。

(五)指标体系的灵活性

生态核电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系统性、典型性、动态性、简明科学性、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和综合性等原则。为反映核电项目所处不同阶段的社会属性,核电项目评价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在选址设计阶段,应重点从判定所选厂址的适宜性角度出发,阐述拟建核电项目的规划容量对周边区域环境质量的潜在影响,主要从法规的合规性进行评价。建造阶段,着重判断已确定的核电厂工程设计方案能否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重点说明海工、水保、施工扰民与污染等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并分析建造施工对资源节约利用的有效性。运行阶段,重点关注核电项目在实际运行中的各类放射性及非放射性污染物实际影响,着重阐述核电厂在运行期间的安全事件、监测、核应急、信息公开等各项环境管理行为实施的有效性,并更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及与周边社会融合发展的评估。

生态核电的最终目标是以最低的自然环境影响和最少的资源占用,达到最佳的社会和谐,保护绿水青山,实现生态价值转换,为核电更超越核电。核电项目要将生态核电理念贯穿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从环境、资源以及与社会和谐等三个维度出发,在设计阶段就深入贯彻生态理念,并贯穿到建设、运营等阶段,处理好生态核电投资和工期的关系;要统筹考虑核电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实现核电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落实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提出的“安全核电、科技核电、生态核电,高效核电”要求;核电项目的参与者、政府、核电产业链上下游单位需共同参与生态核电理念的实践,项目的每个工程,工程的每个阶段、每个细节,都要做到人人参与。

  核电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全球核电领域的“中国名片”——大亚湾核电基地走出了一条我国核电的自主创新之路

全球核电领域的“中国名片”——大亚湾核电基地走出了一条我国核电的自主创新之路

6台核电机组累计安全运行超过100堆年,基地累计发电超过8000亿度。历经40余年的艰苦奋斗,大亚湾核电基地走出了一条我国核电的自主创新之路,成为全球核电领域的“中国名片”。
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25日通报称,当天12时35分,该集团旗下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负荷开关完成同期合闸,首次并网发电。这标志着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具备发电能力,向商业运行目标又迈出关键一步。
专访“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我们付出的比别人多很多”

专访“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我们付出的比别人多很多”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全程主持了我国三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工作,也几乎全部参与了我国30年来所有核电项目的建设,见证了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拟在福岛集中建设反应堆报废相关产业基地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拟在福岛集中建设反应堆报废相关产业基地

6月27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日前决定,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发生地福岛县沿岸地区,集中建设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反应堆报废所需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的基地。首先将兴建生产第一核电站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与第二核电站乏燃料的保管容器等的工厂,还计划陆续建设研发基地和废弃物去污设施等。
美国今年秋季将再关闭2台核电机组

美国今年秋季将再关闭2台核电机组

美国核学会(ANS)公布消息称,2021年6月16日,Exelon电力公司向电网运营商PJM提交停用拜伦(Byron)核电厂两台机组的通知。Exelon计划在2021年9月14日和9月16日关闭拜伦1、2号机组。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