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新能源云南五子坡风电场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超过4000小时,一台风机平均利用小时达到5300小时!
如果告诉你,一个风电场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超过4000小时,你会不会十分惊讶?那么再告诉你,它不在三北地区,甚至有一台风机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居然高达5300小时!是不是感觉不可思议?仿佛传说般存在?
这不是传说,而是中国华能新能源云南五子坡风电场。带着潜意识的半信半疑和媒体人的求真精神,我们开始了“寻找机王”之旅,去该风场进行实地探寻。
实地寻访 终见庐山真面目
据能源局权威统计,2016年的中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才1742小时。而华能云南五子坡风电场4000小时的利用小时数还真是第一次见,这也彻底激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
据称由于绝无仅有的极高利用小时数,五子坡风电场的那台风机已被人称为“风机之王”。
汽车行驶在海拔3000多米云贵高原上,远方碧空如洗,似伸手可触,沿路繁花似锦。苍山洱海,风花雪月,大理向来如人间天堂。过了将近两个小时,一台台大风机开始映入眼帘。
“传说中有机王的那个风电场就是这个吗?”看到风电场的我们惊喜而又略带激动。
“不是。这个是云南第一个风电场——大风坝风电场。2008年投运以来,收益一直很好。华能新能源在开发之初很注重水土保持和与环境和谐共生,因此风电场优美的景色也为大理增添了许多色彩。有‘机王’藏身其中的五子坡风电场还得往里走一段。”
五子坡风电场场长王启江纠正道。据说该风场因为景色优美,已成为大理市人民新兴周末旅游度假地点,及众多摄影爱好者、新人婚纱照的集聚地。
虽然闹了个小“乌龙”,但丝毫挡不住我们对该风电场的好奇与憧憬。还有半个小时的颠簸,趁此间隙我翻阅了五子坡风电场资料。
五子坡风电场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巍山县、弥渡县交接的山脊上,属于高海拔风电场。共开发三期,分别为五子坡、骑马山、清水沟风电场,每期装机容量均为49.5兆瓦。安装99台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WT1500/D82/H70机型。
于2011年1月开工建设,2012年1月全部投产发电。骑马山风场于2011年8月开工建设,2012年10月全部并网发电。清水沟风场于2012年6月开工建设,并于2013年1月全部并网投产。
不知过了多久,再抬头时,又一片大风机出现在我们眼前。一台台风机占领着一处处山间高地,三只大叶片呼呼地转着,辛勤地捕捉着从此经过的风。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五子坡风电场了。
眼见为实 方释重重疑云
之前得到的数据是真是假?这里真的有“机王”吗?为什么这里可以有如此高的可利用小时数?带着满脑子问号,我们走进了华能五子坡风电场驻地。
进入华能新能源五子坡风电场中控室,我们发现了一组有趣的数据。该风电场近三年的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数均在3700-4200小时之间,机组的可利用率均在99%以上。其中清水沟13号风机的数据更是十分抢眼,利用小时数连续三年都在5300小时以上。这就是传说中的“风机之王”。
据风电行业权威机构信息披露,在中国非三北地区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到3500的风电场都是凤毛麟角。5300小时,比这个还高的还真没听过。目前,风电企业正在发力低风速领域,开发年平均风速已经下探到5m/s以下。受风资源禀赋所限,以后开发的风电场的利用小时数超越该风电场的难度极大。
走出中控室极目远眺,一个个大风车占据着一个个山头,崇山峻岭间诉说着绿色梦想的故事。近观风电塔筒约70米高,叶片约40米长,呼呼地转动着,源源不断地将绿色电力输送至电网,造福着云南大理的人民,为捍卫这如诗如画的旅游胜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风场风机见过不少,但这里的大风机让人格外的肃然起敬。
刨根问底 揭开神秘面纱
曾有哲人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事出必有因。
问及华能五子坡风场为何表现如此优异时,场长表示是“诸方合力,方得成功”。
地方政府开绿灯。据华能新能源云南分公司规划部经理庞军介绍,从2004年至今,云南省政府对风电建设政策和要求逐年在变化,但总体来说,给了我们行业很大的支持,为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
华能新能源的远见卓识和开发运营实力
华能新能源是第一个进入云南风电领域的开发商。当大家还在争夺三北地区的时候,华能新能源已经将眼光瞄准了风清洁度更高的云贵川。华能新能源在开发五子坡风电场时树立了5座测风塔,科学测风同时做好微地形、微地貌的微观选址。
秉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做好水土保持,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部采用架空输电线路,降低施工难度和电缆成本,保证开发经济性;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了风电场的正常运营。这些都为高电量高收益奠定了一定基础。
中车株洲所的机型支持和保驾护航
能达到如此高的利用小时数,风机的性能也至关重要。据华能新能源云南分公司综合部经理夏彦喆介绍,华能选择中车株洲所的1.5MW风机是因为该机型确实是当时最先进的风电机组。而且中车株洲所不愧有央企风范,后续服务十分尽责。
投运后,中车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防雷、主传动链、变频器以及润滑系统等多项技改,极大提高了机组的高原适应性和可利用率。运维工作也是风机利用小时数提升的重要举措。中车株洲所运维团队冒雪抢发电量、时刻坚守岗位的敬业服务以及智能化运维手段的运用,也为“风机之王”的诞生提供了重要保障。
万事俱备东风至,黄袍加身自然成。优质的风资源、科学的测风选址、优秀的设备选型、精细的智能化运维、良好的政策环境等,终成就了中国华能五子坡风电场的王者风范。“风机之王”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