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扎耶德未来能源奖”个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俊峰在本次研讨会上表示,创新是解决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的关键,碳中和本身也是一场科技创新的竞赛。“我们需要创新驱动解决发展转型问题,通过新的技术、新的公司、新的产品降低‘绿色溢价’,同时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适应‘绿色溢价’。”
全国碳市场稳步推进 电力行业首批尝试成效显著
会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交易运营中心主任叶琳介绍了全国碳市场交易机制和启动运行情况。叶琳表示,目前发电行业覆盖碳排放超过45亿吨,将成为全球最大碳现货市场。因此,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以电力行业(纯发电和热电联产)为突破口,后续按照“稳步推进”原则,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首个履约周期截止到今年年底,涉及2162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
随着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电力行业,大型电力集团的碳管理意识也在逐步提升,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获得了显著效益。据国家能源集团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子杰介绍,国家能源集团制定了从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到基层企业的三级管理体系,并由龙源碳资产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盘查,研究排放数据的合理性,进行碳交易和履约管理,最终实现集团碳资产的“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开发和统一交易”。
金融机构纷纷发力 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投资需求规模将达约139万亿元,年均约为3.5万亿元,占2020年GDP的3.4%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7%左右,长期资金缺口年均在1.6万亿元以上。
国泰君安证券FICC碳金融业务负责人仝岩认为,未来能源领域可能有百万亿量级的低碳投融资需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入,需要通过金融市场得到满足。在此过程中,绿色信贷、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保险以及各类金融产品,可能会围绕碳中和相关标的快速发展。随着碳市场定价的成熟,金融市场也将创设更多的融资工具,帮助建设碳中和的基础设施。
本次研讨会上,仝岩与湖州银行绿色金融部专业支持中心负责人童瑶分别分享了国泰君安证券和湖州银行在碳金融和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
仝岩表示,作为国内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方和核心定价机构,国泰君安证券通过做市交易模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助力碳定价,重点参与上海、广东、北京、湖北等试点碳市场,累计交易量约4500万吨,累计交易额接近10亿元。目前,国泰君安证券投资的CCER开发交易项目已经超过五十个,包含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利用、森林碳汇、单车碳普惠等类型,为减排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国泰君安证券还通过持续开展碳融资交易,为实体企业提供新的融资通道。
童瑶表示,双碳目标下,湖州银行启动了更加综合的低碳转型计划,一方面针对经营活动制定详实的碳减排行动,另一方面不断加快信贷资产绿色转型,加大新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开发碳金融产品,助力绿色金融发展。2019年至2020年,湖州银行已连续两年被《亚洲货币》评为“年度最佳绿色金融区域银行”。在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工作时,湖州银行主要聚焦绿色金融业务服务模式创新和环境社会风险管理创新,通过绿色园区贷、全域生态贷等绿色金融特色产品,支持绿色资产发展。
机遇挑战并存 恒生电子解决方案赋能金融机构
碳中和新时代下,碳资产和碳负债将进入企业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并带来日益重要的影响。企业面临更多的政策监管和利好、绿色溢价及社会治理要求,需要围绕碳中和目标进行转型发展。
恒生电子旗下子公司恒生聚源副总经理夏青表示,无论是政策背景下企业碳排放造成的企业运营成本增加,还是一系列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灰犀牛”事件,都驱使投资者对于气候变化与碳数据的关注,从最开始的价值观导向,转变为风险管理导向——即将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或者更广泛的ESG因素视为影响企业长远持续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提供碳解决方案的公司(如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等)被视为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受到资本的青睐。
在此背景下,为赋能碳中和时代的金融投资,恒生聚源打造了一套完备的碳中和数据解决方案,提供碳中和的数据,包括碳中和指标、碳中和项目数据、碳中和指数、碳中和评级数据、碳交易数据等,企业可以根据相关目标进行宏观经济研究、行业研究以及基本面研究,从而更高效地开展围绕零碳排放进行的资产配置。
恒生电子低碳业务咨询顾问蒋廷松还在研讨会上梳理分享了金融机构双碳实施的主要路径,包括盘查和分析碳排放数据、建立碳排放的预测模型、确定企业的双碳目标、制定企业双碳路线图和双碳时间表,以及发布企业的双碳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发布后,企业还需要建立碳排放管理平台,对整个企业的排放进行管理和监控,并通过碳排放发布平台,向社会实时披露排放数据,让社会共同监督企业双碳行动计划的执行落实情况。
针对碳资管业务的潜在需求,日前,恒生电子推出碳资产管理与交易系统,依托自身在碳市场和金融行业的丰富经验,助力排控企业实现碳资产与交易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将打通与全国碳市场的直连对接,实现集团级的电子化交易、配额管理、风险控制等业务能力,并通过智能化供需预测、策略交易、行情分析等技术手段,为排控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碳资产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