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永磁直流无刷电机研究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开发,20年间孙建国始终如一坚持在科研一线,20年后的今天,他风雨无阻克服诸多困难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在技术创新的岗位上,他用扎实的专业基础探索科学研究之路,用坚定的信念支撑技术创新之梦。长安永磁多项永磁电机产品技术能实现“第一”“首创”,背后都离不开孙建国研发的控制器,有了控制器,电机运转才能更“智能”。孙建国更像一束光,用激情、梦想和智慧为长安永磁产品在航空、水中兵器、航海等领域的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苦心钻研 破茧而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里的一句话放到孙建国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初入长安永磁,当时公司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的主控制芯片主要采用80C196MC,而存储芯片采用PSD4235,“这些技术与国内主流技术有一定差距。控制器的研发相对滞后一度制约了公司电机产业的发展。”孙建国说道。
企业发展的灵魂在于创新,而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更大的突破。孙建国深谙此道,他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搞出个名堂。他开始没日没夜地阅读大量有关控制器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开始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和实验。
突破的过程总是艰难的,孙建国在回忆那段艰苦的生活时,至今还记忆犹新。在研发的连续几个月时间里,他将妻子和几个月大的儿子留在家中,自己几乎天天吃住在公司,与同事们一起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
当时深秋已至,西部地区这个季节的早晚温差非常大,经常中午短袖而晚上要穿厚衣服。而长安永磁刚迁到新址,办公楼还没有供暖。室内温度已接近零摄氏度,晚上只能依靠电暖器取暖。
这么艰苦的环境,孙建国从黎明一直工作到深夜,晚了就直接睡在公司宿舍。就这样,一个月之后,他开发出基于Microchip公司DSPIC单片机为核心主控芯片的新一代无刷电机驱动器。
两年后,他又带领团队开发并完成了多款高速电机控制器及通用控制器,为企业驱动器系列型谱化奠定了基础。
此后,孙建国更是一日一个新课题,一月一个小成就,一年一个大突破,20年来,他研发的稀土永磁无刷高速电机控制器、高效低噪音水下推进装置控制系统、船舶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等产品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为我国在这些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做出了贡献,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长安永磁为某战机供养系统研制的26kW稀土永磁无刷高速电机为国内首创,总体技术指标与欧美相当;为某发动机测试研发的100kW同步高速电机,也属于国内首创。
创新为要苦中作乐
人生虽以苦为主,人心却要以乐为主。孙建国的人生信条,在工作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5年,孙建国开始对长安永磁电机测试、试验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经过了前期大量的调研,他针对企业提出改进方案,并着手设计改造电路原理图、布柜图并运用CVI软件编制试验系统上位机软件。
“当时,该系统采用多种控制设备,造成系统通讯多样,有232通信、485通信、can通信、TCP/IP通信等,整合协调各设备可靠运行是我们设计的一道关卡。”孙建国说道。
面对这一难题,他始终没有退缩,而是通过近一个月的不断努力学习、查阅资料、与课题组多次研究与讨论,形成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运用新学的CVI软件编制了试验系统上位机控制软件程序。到目前,公司电机测试系统已经可以正常运行,这极大地提高了长安永磁的电机测试水平和数字化水平。
孙建国坦言,他还遇到更苦的事情。2017年,他主持开发设计了500kW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该控制器是公司现有设计的最大功率控制器,在试制过程中,他和团队克服了工期短、任务重等多种不利因素,并按时完成了控制器在公司内的组装调试。
由于公司不具备电机满负载运行测试的条件,设备测试只能到江苏的测试船上进行。
6月的江苏泰州,酷热难耐,孙建国每天都要钻入40多摄氏度的闷热设备船舱进行测试,而每一次下到舱底,整个人就像掉进了满是蒸汽的浴缸里,几分钟就热的人全身湿透。即便这样,他还是选择了坚持,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努力,研发的设备完成了调试。
调试结束后,设备最终试验地点又选择在高原试验场,由于孙建国没有在青藏高原工作生活的经历,第三天嘴唇就已经开裂,嘴也肿了起来,再加上高原缺氧,他每天头疼非常严重。但是这些痛苦对他的工作没有产生丝毫影响。
20天后,当同事们再见到孙建国的时候,他的脸上已经有了明显的高原红。说到这个往事的时候,孙建国笑着说“高原补钙,晒晒更健康”。
多年的求真务实和倔强的工匠精神,换来的是企业的长足发展和个人价值的高光时刻。近三年来,孙建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9年,孙建国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被评为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优秀员工”。他还作为主研人员参与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多项,荣获了包头市稀土高新区2018年度“高新工匠”暨“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