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在首次绿电交易中,有68.98亿千瓦时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剩余10.37亿千瓦时交易量在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初步核算,此次交易可减少标煤燃烧24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7.18万吨。
“绿色电力交易虽然是在电力中长期市场体系框架内设立的一个全新交易品种,但它不仅仅是原有中长期电力交易的扩展,更是我国电力市场一项重大的机制创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史连军表示,以绿色电力交易试点为标志和起点,我国绿电消费将开启一个全新模式。
开展绿电交易条件成熟
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行业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落实中央关于“双碳”的战略部署,必须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等技术特点,让电力系统消纳和运行成本出现明显上升,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新能源入网要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储能系统。
“新能源发电平价上网,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平价利用。如果仅从成本看,新能源发电并网会导致电价上涨,要有效化解这部分成本,就必须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在体制机制和市场建设上做出探索创新。”该负责人说。
在此背景下,启动绿电交易可谓恰逢其时——将有意愿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电力用户区分出来,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直接交易,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一方面可充分体现出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另一方面绿电消费产生的收益可反哺绿电发展,更好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据悉,在绿色电力交易方案设计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能源局、相关电力企业和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调研。从各方反馈看,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开展绿电交易条件已经成熟。
在需求侧,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购买绿电需求迫切。宝马汽车、巴斯夫股份公司等跨国企业,都提出在未来十几年内实现100%绿色电力生产的目标;首钢等传统工业企业,期待用绿电生产推动转型升级;我国许多出口型企业,也希望用绿电生产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供给侧,随着度电成本下降,新能源已进入平价时代,政府补贴逐步退坡,未来在引导和促进新能源发展方面,需要由政策扶持逐步过渡到市场激励,通过市场机制为新能源打造稳定的“助推器”。
“绿电交易精准匹配发电和用户需求,从供需双侧发力,促进新能源发展,将成为以市场化手段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抓手。”史连军说。
动动手指即可参与交易
绿电交易满足了生产清洁用能的需求,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从远期看,采购绿色电力将成为企业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那么,相关企业如何参与到绿电交易中去呢?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包括风电及光伏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电网企业,均可参与绿电交易。不仅如此,绿色电力在电力市场交易和电网调度运行中优先组织、优先安排、优先执行、优先结算,用电侧购买绿色电力还将获得相关政策措施的激励。
“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近期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今后将逐步扩大到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交易优先安排完全市场化上网的绿色电力,如果部分省份在市场初期完全市场化绿色电力规模有限,可考虑向电网企业购买政府补贴及其保障收购的绿色电力。
此外,在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初期,将优先组织未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政策范围内的风电和光伏电量参与交易,后续随着新能源发展及绿电市场不断成熟,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动态调整发电侧入市范围。
为了方便市场主体参与绿电交易,国家电网公司开发了“e—交易”电力市场统一服务平台。“只需下载‘e—交易’APP,即可直接在线参与绿电交易,同时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交易结果、交易合同、绿电证书等全流程信息服务。”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部主任李竹说。
据悉,“e—交易”开设绿色电力交易专区,提供“一网通办、三全三免”绿色电力交易服务。李竹解释道,所谓“一网通办”,就是用户登录即可享受绿电交易“一站式”服务;所谓“三全三免”,即该平台汇聚了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及售电公司等全市场主体,覆盖了省内与省间、批发与零售全业务范围,涵盖了多年、年度、月度等全绿电交易品种,而市场主体还可享受到免重复注册、免交易手续费、免费绿色消费认证的绿电交易服务。
探索绿电消费新模式
在9月7日绿电交易试点启动现场,参与首次绿电交易的所有市场主体,都收到了一份绿色电力消费证明。未来,这份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国网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绿色证明,将成为所有参与绿电交易市场主体的“标配”。
“可别小看了这个绿电消费证明,它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多方共识、防篡改等技术特点,记录了绿电生产、传输、交易全流程信息,且具备全国唯一性和权威性。”国网区块链科技公司负责人王栋说。
据悉,借助区块链等新技术,绿色电力生产、交易、消费等各环节信息均得以全面记录且不可篡改,实现了绿色电力全生命周期的追踪溯源。王栋表示,以区块链技术为绿色电力认证保驾护航,保障了绿电消纳的真实性与可信性,激活了绿电的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目前,国家电网已将基于区块链的绿色证书交易系统申请专利。
事实上,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对内,可充分激活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绿色电力消纳,引导全社会形成主动消费绿色电力的共识,助力我国能源消费低碳转型;对外,可面向国际社会提供可视化的绿电消费证明,有助于提升我国绿色品牌的国际认可度,促进我国绿色能源产品出口,增强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除区块链这一核心技术运用外,绿电交易系统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绿电消费的“中国方案”,比如坚持绿色优先,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绿色电力交易品种优先组织、优先执行、优先结算;再如,坚持系统设计,绿电交易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执行,实现意向申报、交易达成、合同签订、履约执行、计量结算、消费认证等全流程贯通一致。此外,系统还同步考虑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核发的有效衔接,以避免环境权益的重复计量问题。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是首批参与绿电交易的企业之一,当天成功认购了1.07亿千瓦时绿色电力,所购电力均产自太阳能光伏。
“此次绿色电力交易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满足了我们对于绿色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传统电力,此次认购的电量相当于每年减少碳足迹7万吨,进一步助力公司成为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先行者。”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杨晟说。(记者 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