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等揭示近红外发光钠铒双钙钛矿纳米晶超快动力学机理

2021-09-12 11:19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韩克利团队与山西师范大学教授苗向阳团队合作,揭示出钠铒基双钙钛矿纳米晶的近红外荧光及其超快动力学机理。

非铅钙钛矿纳米晶无(低)毒性、高稳定性、优良的光电特性使其在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广受关注。目前,科研人员多聚焦于具有可见光发射的非铅钙钛矿纳米晶性能的研究,对于发光效率较低的近红外区域的发光体系研究较少(尤其在通讯波长~1.5μm)。因此,开发具有高效近红外荧光的非铅钙钛矿纳米晶,并探究其发光动力学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稀土基双钙钛矿纳米晶相关研究尚未被报道。

该工作中,科研人员通过变温热注射法,合成了一系列结晶度高、形貌均匀的双钙钛矿纳米晶Cs2NaEr1-xBxCl6(B:In,Sb,Bi;x=0,0.13,0.5),其均可发射出近红外荧光(最强发光位置为1543nm),对应三价铒离子的Laporte禁阻跃迁为4I13/2→4I15/2。研究发现,对于混合Sb/Er体系,随着Sb含量增加,近红外荧光明显增强;相比于Cs2NaErCl6纳米晶,Cs2NaEr0.5Sb0.5Cl6纳米晶的近红外荧光强度提高了23倍。此外,结合稳态、瞬态光谱技术和理论计算,研究发现增强的激子吸收、变长的荧光寿命、适当的声子辅助过程及长寿命的暗俘获态有利于钙钛矿纳米晶材料的近红外发光。该工作为合理设计高效、稳定的稀土基双钙钛矿纳米晶提供了新思路,有望用于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光通讯及量子存储等领域。

相关研究成果以All-Inorganic Rare-Earth-Based Doubl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with Near-Infrared Emission为题,发表在《激光与光子学评论》(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科学仪器发展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钙钛矿纳米晶Cs2NaEr0.5Sb0.5Cl6的近红外发光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成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大连化物所揭示二维钙钛矿中超快激子解离动力学新机制

大连化物所揭示二维钙钛矿中超快激子解离动力学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金盛烨、田文明等在(准)二维钙钛矿激子解离动力学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团队通过超快时间分辨光谱学技术直接观测到二维钙钛矿中快速的动态激子解离过程,并由此提出论证了由极化子屏蔽效应诱导的激子解离新机制。
上海光机所等在钙钛矿超晶格激光研究中取得进展

上海光机所等在钙钛矿超晶格激光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与红外材料实验室微结构与光物理研究团队与多伦多大学教授Sargent团队合作,在钙钛矿超晶格激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
福建物构所发现卤化铅基钙钛矿量子片反常的变温带隙重整现象

福建物构所发现卤化铅基钙钛矿量子片反常的变温带隙重整现象

卤化铅基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高的发光量子产率、大的光吸收截面、优异的载流子输运性能以及窄带发射等优势,在太阳能电池、光电二极管和激光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广受关注。由半导体能带结构决定的禁带宽度即带隙,作为特征参量直接影响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响应特性及效率等。因此,探索卤化铅基钙钛矿材料带隙的温度依赖特性及其物理起源对该类半导体材料在光电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化物所等在钙钛矿太阳电池添加剂工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大连化物所等在钙钛矿太阳电池添加剂工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组研究员刘生忠团队和陕西师范大学博士高黎黎、博士张静等合作,在钙钛矿太阳电池添加剂工程研究中取得进展,制备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3.4%的钙钛矿电池。
日本团队通过添加青蒿素成功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

日本团队通过添加青蒿素成功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

桐荫横滨大学宫坂力特任教授等通过添加青蒿素提高了钙钛矿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使厚度为126微米的塑料薄膜组件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21.1%,可广泛应用于便携式发电组件和IoT设备等。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