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镇化蕴藏巨大内需潜力

2021-10-17 23: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浏览:  

  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流动数据看,过去1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50%增加到63.89%,年均约提高1.4个百分点。“七普”数据同时显示,近年来,流动人口的规模同比下降,农民工出现了负增长。由此来看,未来城镇化的速度或将下降,但仍将保持高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将成为发展趋势,其中包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不可忽视。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显示,他们在达到城镇化高峰值之后,又经历若干年发展再达到碳达峰,之后才开始提出碳中和。就实质来说,这样一种城镇化与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是不怎么受碳排放约束的,或者说受“软约束”。我国的城镇化尚未完成,距离城镇化达峰还有约20年时间和十几个百分点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会面临某些挑战。例如,受控制碳排放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部分产业受到限制,吸纳的就业减少,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动力会受一定影响。但从整体而言,我国将城镇化与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统筹起来加以规划,仍将给城市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首先,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我国一些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产出的规模巨大,但发展质量不高,尤其是环境品质较差、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不利于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严格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城市将形成更加明确的绿色低碳导向。与高排放相关联的许多“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等问题,将有明确的治理路线图。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城市品质提升将产生显著的倒逼效应。

  其次,有利于形成强大内需。新型内需广泛存在于城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展、节能低碳建筑、低碳基础设施、低碳运输方式、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智能化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这些行业与产业的发展,将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并且将进一步支持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减少碳排放。

  再次,可培育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体系。绿色低碳的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消费、交通、服务等,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碳达峰、碳中和所产生的目标引领和压力机制,将使所有城市参与其中,推动城市更好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中国工业大省山东三年累计压减煤炭产能超2800万吨

中国工业大省山东三年累计压减煤炭产能超2800万吨

记者11月5日从山东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该省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化工园区由199个压减至84个;压减钢铁产能1228万吨、焦化产能1506万吨、煤炭产能2807万吨,实现“减肥瘦身”。这为新动能加快成长腾出宝贵的土地、能耗等空间。
贝佐斯承诺捐2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

贝佐斯承诺捐2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地球基金周二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捐赠20亿美元,通过景观恢复和农业系统转型来应对气候变化。贝佐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今天的承诺支持了三方面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我们所拥有的,恢复我们所失去的,种植我们所需要的。”
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

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重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全国“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出如下意见。
能耗“双控”背后,优质企业的开源与节流……

能耗“双控”背后,优质企业的开源与节流……

随着“能耗双控”政策在多个省份的落地,市场和个中企业的反应可谓“旱涝两重天”。一些人叫苦不迭,而另一些优质企业,则紧抓节能降碳大势,从内到外、落深落实能源管控,坚持“节流”和“开源”两手都抓,塑造出一个又一个行业先进典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把绿色低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强大合力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