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煤矿安全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所属沈阳研究院是我国第一部《煤矿安全规程》的主要编制单位,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细则》,首次提出“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培养出中国工程院第一位矿山安全领域院士戚颖敏及我国第一代煤矿安全专家,为推动国家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和行业进步作出了开创性历史贡献。
一段时期,沈阳研究院也曾一度陷入发展的困境。在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煤炭科工党委敢担当、勇突破,于2018年10月对沈阳研究院管理团队进行了重构性调整。新管理团队对积累的矛盾不回避,对遗留的问题不放过,认真研判分析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施“创新驱动、聚焦主业”两大战略。
如今,凤凰涅槃后的沈阳研究院连续两年被中国煤炭科工授予“优秀进步企业”,实现了“三年迈上新台阶”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持续推进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改革攻坚 精准发力
3年来,沈阳研究院研究审议60多项重大改革议题,安排部署100多项改革任务和重要举措,不断向改革“深处”冲锋。
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沈阳研究院注重战略规划的导向作用,厘清专业边界,划清产业体系,构建“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对10多年没有变动的职工岗位工资进行“有升有降”调整;企业“1+N”改革基础框架搭建基本完成。
在优化管控模式上,坚持党委研究前置,董事会规范高效运行,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个环节,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完成管理体系“三定”改革,职能部门从17个缩减至12个,缩减29%;管理干部从22人缩减至20人;管理岗位从113个缩减至77个,减幅32%;同时,有序启动三项制度改革,已完成14项制度建设指标,建立经理层KPI考核机制。
在提升治理能力上,沈阳研究院按照中国煤炭科工对标提升行动的要求部署,确定32项对标内容,制定104项对标具体措施,制定《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压茬推进,建设主数据管理平台(MDM),上线项目管理平台(PMS),升级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通过强化财务对标管理,成本费用率下降了2.56%。被中国煤科评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和管理提升“标杆企业”。
轻装上阵 央企担当
历史遗留问题是国企改革一块难啃的骨头。3年来,沈阳研究院积极推进瘦身健体、企业压减、“两非”剥离等专项工作,职工住宅“三供一业”顺利移交;完成660人离退休社会化管理;解除大集体劳动合同57人;沈阳科工房地产完成资产处置并销户,抚顺科工房地产完成退地;带息负债较2018年底降低75.48%;资产负债率由80.51%降至58.85%,资产质量得到大幅优化。
同时,加大陈欠款清收,提高经营质量。通过核销、委托保理、诉讼追缴等方式,压降应收账款总体规模,总体压降15.92%,资产负债率由82%下降至61%,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由117%下降至73%,有效防范和降低了经营风险。
卸掉历史包袱的沈阳研究院,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充分彰显央企担当。
沈阳研究院将“推进抚顺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列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第一议题”,助推抚顺西露天矿生态修复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发挥区位优势,以在研综合治理项目为契机,为资源枯竭性城市转型发展和抚顺西露天矿生态构建贡献科技支撑力量。
沈阳研究院还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牵头编制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煤矿火灾防治规范性文件《煤矿防灭火细则》,已于今年10月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防灭火细则》深刻总结剖析近年来煤矿防灭火工作经验和煤矿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强化早期监测预警和措施优化改进,实现煤矿火灾防治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转变,对于保障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新驱动 聚焦主业
在“十四五”规划中,沈阳研究院聚焦公共安全事业,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与灾害治理这一重大命题作为企业主责主业。沈阳研究院锚定了“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安全装备、行业服务”四大业务领域,“瓦斯防治、通风防灭火、露天开采、救援防护、冲击地压、热害防治”六大主导专业,“通风防灭火、钻探抽采、智能控制、救援防护、节能环保”五大技术装备体系的发展战略布局。
与之相伴的,是沈阳研究院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沈阳研究院构建了三级研发体系,建立了三级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聚焦主业,优化整合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资源,新建了矿山事故与职业病危害分析鉴定及矿用新装备新材料安全准入验证等4个实验室,累计投入经费2.69亿元。
3年来,沈阳研究院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行业级以上标准共129项,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38项;获得科技奖励74项;连续两届荣获中央企业熠星大赛一等奖,为企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基础保障。2020年科技投入16770万元,同比增长52%;技术投入比率27%,同比增长32%。
目前,沈阳研究院正全力推进瓦斯防治、防灭火、应急救援、露天开采安全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系统建设研发。
数据显示,和3年前同期相比,沈阳研究院营业收入增长了34%,职工收入人均增长了66%。如今,沈阳研究院银行贷款全部清还,彻底摆脱了企业发展困境,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段时期,沈阳研究院也曾一度陷入发展的困境。在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煤炭科工党委敢担当、勇突破,于2018年10月对沈阳研究院管理团队进行了重构性调整。新管理团队对积累的矛盾不回避,对遗留的问题不放过,认真研判分析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施“创新驱动、聚焦主业”两大战略。
如今,凤凰涅槃后的沈阳研究院连续两年被中国煤炭科工授予“优秀进步企业”,实现了“三年迈上新台阶”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持续推进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改革攻坚 精准发力
3年来,沈阳研究院研究审议60多项重大改革议题,安排部署100多项改革任务和重要举措,不断向改革“深处”冲锋。
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沈阳研究院注重战略规划的导向作用,厘清专业边界,划清产业体系,构建“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对10多年没有变动的职工岗位工资进行“有升有降”调整;企业“1+N”改革基础框架搭建基本完成。
在优化管控模式上,坚持党委研究前置,董事会规范高效运行,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个环节,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完成管理体系“三定”改革,职能部门从17个缩减至12个,缩减29%;管理干部从22人缩减至20人;管理岗位从113个缩减至77个,减幅32%;同时,有序启动三项制度改革,已完成14项制度建设指标,建立经理层KPI考核机制。
在提升治理能力上,沈阳研究院按照中国煤炭科工对标提升行动的要求部署,确定32项对标内容,制定104项对标具体措施,制定《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压茬推进,建设主数据管理平台(MDM),上线项目管理平台(PMS),升级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通过强化财务对标管理,成本费用率下降了2.56%。被中国煤科评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和管理提升“标杆企业”。
轻装上阵 央企担当
历史遗留问题是国企改革一块难啃的骨头。3年来,沈阳研究院积极推进瘦身健体、企业压减、“两非”剥离等专项工作,职工住宅“三供一业”顺利移交;完成660人离退休社会化管理;解除大集体劳动合同57人;沈阳科工房地产完成资产处置并销户,抚顺科工房地产完成退地;带息负债较2018年底降低75.48%;资产负债率由80.51%降至58.85%,资产质量得到大幅优化。
同时,加大陈欠款清收,提高经营质量。通过核销、委托保理、诉讼追缴等方式,压降应收账款总体规模,总体压降15.92%,资产负债率由82%下降至61%,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由117%下降至73%,有效防范和降低了经营风险。
卸掉历史包袱的沈阳研究院,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充分彰显央企担当。
沈阳研究院将“推进抚顺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列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第一议题”,助推抚顺西露天矿生态修复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发挥区位优势,以在研综合治理项目为契机,为资源枯竭性城市转型发展和抚顺西露天矿生态构建贡献科技支撑力量。
沈阳研究院还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牵头编制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煤矿火灾防治规范性文件《煤矿防灭火细则》,已于今年10月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防灭火细则》深刻总结剖析近年来煤矿防灭火工作经验和煤矿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强化早期监测预警和措施优化改进,实现煤矿火灾防治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转变,对于保障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新驱动 聚焦主业
在“十四五”规划中,沈阳研究院聚焦公共安全事业,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与灾害治理这一重大命题作为企业主责主业。沈阳研究院锚定了“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安全装备、行业服务”四大业务领域,“瓦斯防治、通风防灭火、露天开采、救援防护、冲击地压、热害防治”六大主导专业,“通风防灭火、钻探抽采、智能控制、救援防护、节能环保”五大技术装备体系的发展战略布局。
与之相伴的,是沈阳研究院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沈阳研究院构建了三级研发体系,建立了三级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聚焦主业,优化整合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资源,新建了矿山事故与职业病危害分析鉴定及矿用新装备新材料安全准入验证等4个实验室,累计投入经费2.69亿元。
3年来,沈阳研究院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行业级以上标准共129项,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38项;获得科技奖励74项;连续两届荣获中央企业熠星大赛一等奖,为企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基础保障。2020年科技投入16770万元,同比增长52%;技术投入比率27%,同比增长32%。
目前,沈阳研究院正全力推进瓦斯防治、防灭火、应急救援、露天开采安全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系统建设研发。
数据显示,和3年前同期相比,沈阳研究院营业收入增长了34%,职工收入人均增长了66%。如今,沈阳研究院银行贷款全部清还,彻底摆脱了企业发展困境,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