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东方超环

2021-12-07 10:49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  

面对即将来临的能源危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寻求一种无限而清洁的能源,从而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如果说“夸父追日”是古人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那么东方超环则代表了今人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努力。

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科学岛,有一个形似锅炉的庞然大物,它高11米、直径8米、重400吨,由超高真空室、纵场线圈、极向场线圈、内外冷屏、外真空杜瓦、支撑系统等六大部件组成。这些部件我们虽然不太懂,但组成的庞然大物可不简单,它是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巨大科学装置,即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它的建成,标志着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我国开始引领磁约束聚变研究的国际前沿,成为首个掌握新一代先进全超导托卡马克技术的国家。

2021年5月28日凌晨,东方超环所在的控制大厅里传来捷报:正在开展的第16轮物理实验,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东方超环运行的新世界纪录!

是不是感觉过于专业听不懂?没关系,先听听专家怎么说……

“这是东方超环的第98958次放电,取得了上亿摄氏度百秒量级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稳态磁约束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积累,为我国建造自己的东方超环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和工程基础。”捷报传来那一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激动极了。

在第98958次放电的背后,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聚变能源梦。

时光回溯到15年前:2006年9月,我国耗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东方超环,首次成功完成放电实验,获得电流为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一举成为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

目前,东方超环已经成为国际上相关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其成果将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现稳态高约束放电提供科学和工程上的支持。

为什么全世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对东方超环这个庞然大物如此感兴趣?“核聚变能具有资源丰富、无碳排放和清洁安全等突出优点,是人类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可为实现碳中和作出重要贡献。”宋云涛坦言,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科研工作者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让世界第一个核聚变反应堆率先在中国发电,因此“第一盏由被核聚变能点亮的灯泡一定要在中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未来的核太空任务可能需要“热机器人”

未来的核太空任务可能需要“热机器人”

深空探索的未来可能取决于一些工程师所说的 "热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被设计用于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并且有一天可能被要求执行对人类工作人员或甚至其他机器人来说太危险的任务。
西物院和东方电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西物院和东方电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28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党委书记张必祥、院长刘叶一行赴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交流访问。双方共同回顾了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建设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关键部件研制等合作项目情况,共同探讨了下一步合作领域和方向。西物院副院长刘仲华与东方电气核能事业部总经理曾先茂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进展稳定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进展稳定

在2022年6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第三十次会议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理事会召开了会议,评估国际热核试验堆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得出以下结论:该项目保持了稳定的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ITER Organisation)和法国国内机构(DA)为设备交付、现场安装和设备组装做了很多工作。
英国政府即将立法明确聚变能监管方式

英国政府即将立法明确聚变能监管方式

近日,英国政府针对聚变监管绿皮书的公众征求意见做出回复。此次征求意见于2021年10月启动,征求对象包括公众、工业界、学术界及行业利益相关者。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团队——准备着,点亮“人造太阳”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团队——准备着,点亮“人造太阳”

4层楼高、直径8米、重400吨——这就是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坐落在安徽合肥“科学岛”上。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