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下井,如何从“可用”走向“好用”

2021-12-19 23:54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在综采工作面进行有线敷设较难、维护工作量大,直接影响地面远程操控,全5G传输技术更加稳定可靠;掘进生产设备移动频繁、电缆布设易受损,通信效果大打折扣,5G网络的覆盖让传输有了保障;井下设备巡检不易、流程标准化难度高,5G+AR巡检与远程诊断系统可提升效率……当前,煤矿5G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牵头编制的《5G+煤矿智能化白皮书(2021版)》(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近1年来,煤矿5G融合取得明显进展,由早期的视频传输进一步拓展至远程操控、虚拟交互,极寒天气5G专用基站、多种矿用5G终端等设施实现部署,解决5G下井“可用”的问题。下一步,如何实现“好用”?

打通不同应用场景实现信息高效交互

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征,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技术,其应用将有效推动煤炭生产、加工、利用及消费模式变革——目前,煤炭行业已形成共识。

“全国主要产煤省(区)、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均已启动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并且由被动转为主动推进。但煤矿智能化尚处初级阶段,传统无线通讯技术在带宽、延时、并发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难以应用到煤炭智能开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建明告诉记者,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开发利用的深度融合,5G技术恰恰可以打通不同应用场景间信息高效交互的通道,助力数字化转型。

推行一年多来,煤矿5G专网建设能力不断提升,井下特殊环境带来的难题正在化解。例如,井下5G隔爆基站从最初100千克减至25千克左右,便于移动和部署;考虑到采集点位多、数据种类多,多模一体化矿用5G基站可简化建设难度、运维复杂度;5G通信系统与原有网络系统融合,有效提升对井下人员通信、传感信息采集等多种场景的适应性。

在此基础上,应用范围由先天条件好的现代化矿井走向老旧煤矿。记者了解到,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矿,曾面临信息化程度低、远程控制实时性差等难题。该矿“5G+全景工作面”采用无线传感器、无线摄像仪,高速传输有效解决需要高清画质且光线复杂场所的监控需求,实现工作面全景漫游及跟机、跟人、跟架。今年3月底试运行以来,在井下灰尘大、电磁强干扰、腐蚀性气、液体多的复杂环境中,5G网络连续无故障运行。

尚未形成易规模化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

实现“可用”是第一步,走向“好用”尚有距离。张建明坦言,井下条件受限,为解决无线发射功率受限、传输距离短等问题,现阶段仍需依靠增加基站数量来满足覆盖要求,进而造成井下5G网络建设成本偏高。

“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还是探索阶段,用在煤矿的投资与收益尚未明朗化,没有形成易规模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同时,5G网络建设运行仍须依赖电信运营商核心网,运营商如何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将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的使用意愿和双方利益。”张建明表示。

除了“钱”的因素,好不好用还需克服种种现实制约。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亮举例,煤矿井下空间呈现狭长且多分支特征,采掘设备布置复杂且存在强磁干扰,加上顶板、瓦斯、水、火、粉尘等多种灾害,这些情况均会对5G 技术应用效果产生影响。“我国井工煤矿开采地质条件、采掘机械化程度及产能规模相差较大,对5G技术的需求程度不同。但目前,井下互联装备升级改造进展相对缓慢,平台发展所需的智能感知、自动控制、工业软件等产业基础薄弱,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环境的5G布设方案还不够完善。”

张建明也称,5G技术条件下场景驱动特征明显,从提出场景到应用落地,涉及技术研发、供应链改造、基础设施、智能终端等多方考量,需要针对不同煤矿需求进行研发。“部分煤企虽已进行了大量测试,但想真正做到实用,仍需开展大量适配、调优等工作。能够解决煤矿智能化建设‘痛点’的5G突破性应用尚未完全实现。”

充分适应新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联合印发的《能源领域 5G应用实施方案》,“智能煤矿+5G”是主要场景之一,重点开展井下巡检和安防、无人驾驶等系统建设和应用,探索智能采掘及生产控制、环境监测与安全防护、虚拟交互等试点应用。

近日印发的《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也提出,推动煤炭等传统行业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优化管理流程,实现节本降耗。

张建明认为,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不仅需要技术变革,还离不开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商业模式及上下游产业等方面大胆创新,全行业应积极探索“智能煤矿+5G”的新模式、新业态。“敢于打破原有思维和管理模式,充分适应新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在此背后,还需要持续建设煤矿5G应用技术标准体系,为新技术落地提供规范和依据。加强职工转型培训和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掌握智能采矿技术的高级矿业人才,为智能化发展提供内核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表示,经过第一阶段探索,煤矿5G建设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5G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最重要是研究如何用来解决煤矿面临的实际问题。对此,需进一步研究高效、高可靠性融合组网技术,及其在煤矿井下不同应用场景的可行性及前景,开展井上下5G应用场景研发与示范。研究煤炭板块云、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构建智能化煤矿知识图谱。为煤矿各系统的智能分析决策提供支撑。

《白皮书》还提出,加快提升煤矿5G网络的可用性和确定性保障能力,建设一批煤矿5G专网或虚拟专网;加快研制高适配能力的煤矿专用5G基站和功能化定制核心网,基于5G专用模组的工业网关以及开采、掘进、运输、巡检、机器人等设备,丰富5G设备产品形态,构建面向差异化场景需求的矿用5G产品体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灰色矿山”变身“绿色智能” 交投矿业交出转型发展高分报表

“灰色矿山”变身“绿色智能” 交投矿业交出转型发展高分报表

粉尘超标自动报警、产品质量实时在线检测、矿山废水自动循环……走进浙江省交通集团浙江交通资源投资有限公司交投矿业的“花园式”矿区,智能化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随处可见。
山东能源“智慧矿山5G专网”项目获大奖

山东能源“智慧矿山5G专网”项目获大奖

12月初,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总决赛在鹏城深圳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应用产业方阵、IMT-2020(5G)推进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以及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联合承办。大赛以“融惠百业、智享未来”为主题,旨在解决产业发展难点,推动应用落地复制,深化跨行业协作,树立5G行业应用标杆。
三一智矿联合腾讯云发布“腾讯云无界”,5G远程实时操控助力矿山作业安全效率双提升

三一智矿联合腾讯云发布“腾讯云无界”,5G远程实时操控助力矿山作业安全效率双提升

11月4日,在武汉举行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三一智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三一智矿”)与腾讯云就智能矿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发布“腾讯云无界”5G远程实时操控产品及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5G技术和腾讯实时音视频(TRTC)的融合,可实现时延100毫秒以内的车辆一对多集中远程实时控制,助力行业生产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智慧能源全国行启动 | 2021智慧煤炭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陕西站召开

智慧能源全国行启动 | 2021智慧煤炭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陕西站召开

自“十四五”规划开局以来,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各行业推进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作为数字化转型排头兵行业的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逐渐进入深水区,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成为能源行业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创新成果&计算中心发布仪式成功举办

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创新成果&计算中心发布仪式成功举办

10月19日,以“晋而有为 共创煤炭新价值”为主题的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创新成果&计算中心发布仪式在山西晋城成功举办。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可帮助煤炭行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安全、少人无人、高效”的生产模式。计算中心是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课题研究和创新孵化的必要条件与重要承载,可将矿山行业知识和数据进行收集、研究,构建行业知识图谱,开展创新方案研发和应用试点示范。作为全国煤炭行业首个科研创新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创新成果&计算中心的成功发布对于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