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建成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

2021-12-22 10:24  来源:气象局网站  浏览:  

12月20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以下简称“碳中和中心”)进展交流暨学术委员会会议上获悉,中国气象局已建成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CMA.Carbon MVS v1.0)。该系统依托中国气象局59个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站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数据,辅以碳卫星二氧化碳柱总量数据,掌握全球1×1度、中国区域45×45千米、城市5×5千米格点人为和自然碳通量变化。

据碳中和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介绍,该系统是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清单改进指南中提出的可监测、可核查、可支撑(MVS)的方法体系下,基于气象部门建成的1个全球本底站、6个区域本底站、6个卫星地面站和46个省级站提供的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建立的,是我国第一个自上而下反演大气二氧化碳源-汇变化的、可业务运行的全球、中国区域和省市、格点尺度四级嵌套格网碳监测同化反演核算系统。

该系统可提高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精确度,为全球、全国、省、市及格点尺度人为碳排放总量变化、自然碳汇变化提供客观、全面和及时的监测与核查支持,还可对比统计部门上报的省、市、区和不同行业碳排放数据,正确认识各重点排放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并监督其落实减排目标,更好地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全面科学的信息,有助于支撑碳排放量配额的合理分配和指导碳排放权市场交易。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表示,碳中和中心在评估已有观测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开展了有组织的有关碳中和科学研究和监测评估核心技术攻关,建成可业务运行的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碳排放监测提供有力支持。世界气象组织(WMO)助理秘书长张文建认为,该系统精细度世界领先,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WMO将在国际上加强发挥中国的引领作用。

13名两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领导参加。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视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将带来哪些变化

两会视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将带来哪些变化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我国碳市场应补齐哪些短板?

我国碳市场应补齐哪些短板?

2022年1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结束,全年碳排放配额成交量累计1.79亿吨。但同时,两起与碳市场相关的案件浮出水面。
IEA: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反弹至历史最高水平

IEA: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反弹至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IEA发布的最新报告,随着世界经济从新冠疫情的危机中强劲反弹并严重依赖煤炭来推动经济增长,2021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6%至363亿吨,创历史新高。
“深海一号”大气田累计产气超10亿立方米

“深海一号”大气田累计产气超10亿立方米

日前,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实验室与丹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作,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揭示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的控速步骤,在该研究方向提出了全新的机理认识,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了为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提速”的关键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了为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提速”的关键

日前,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实验室与丹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作,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揭示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的控速步骤,在该研究方向提出了全新的机理认识,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