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突破千秒,创造新纪录

2021-12-31 15:28  来源:新华社  浏览:  

2021年的最后一天,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传来消息:12月30日晚,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 

EAST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用来探索核聚变能源应用。 

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竭,排放无污染,被视为“终极能源”。 

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实现上亿摄氏度点火和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近年来,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相关部门支持下,EAST进行一系列性能升级,本轮实验于2021年12月初开始。 

EAST装置实验运行总负责人龚先祖告诉记者:“2021年上半年,我们把电子温度1.2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维持了101秒,这次我们是把电子温度近7000万摄氏度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维持了1056秒,注入能量达到1.73吉焦。这是两个不同阶段的目标,千秒等离子体运行的实现,为未来建造稳态的聚变工程堆奠定坚实的科学和实验基础。” 

实验装置、实验堆、工程堆是瞄准聚变能商用不可逾越的步骤,经过国际社会70余年的共同努力,核聚变研究已从实验装置进入实验堆和工程堆“篇章”。目前,1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1000秒的连续运行时间,上述三个条件在EAST上已分别实现。 

“千秒量级等离子体运行再次挑战了世界托卡马克纪录,我们全面验证了未来聚变发电的等离子体控制技术,推动其从基础研究向工程应用迈进了一大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 

据科研人员介绍,本轮实验至少持续到2022年6月,EAST科研团队将在未来聚变堆类似条件下,向更高参数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等科学目标发起冲击。

  核聚变  EAST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核聚变不再是个笑话 已融资40亿美元

核聚变不再是个笑话 已融资40亿美元

据CNBC报道,日本学生岛田大志自2000年开始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生课程学习以来一直从事核聚变研究。
美国研究聚变系统散热新方案

美国研究聚变系统散热新方案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核聚变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将3D打印的微小障碍物放在冷却系统的狭窄管道内,加快包层部件的散热。
引爆流量的“人造太阳”你了解么?

引爆流量的“人造太阳”你了解么?

聚变能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能源,聚变能的成功开发将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的大科学工程之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的特点,一旦取得突破,会涌现出一批原始创新技术,形成先发优势。因而,受控核聚变的强大魅力一直吸引着核大国奋力攀登,我国将开发核聚变能作为一项战略性国家任务。
英企用弹丸聚变技术成功实现核聚变

英企用弹丸聚变技术成功实现核聚变

2022年4月5日,英国First Light fusion公司表示,弹丸聚变(projectile fusion)技术近日首次成功实现核聚变。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独立验证了这一成果。First Light fusion公司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机器解决聚变发电的问题。
关于ITER组织职员招聘(2022年第1批)的通知

关于ITER组织职员招聘(2022年第1批)的通知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简称“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之一,也是迄今我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