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晚,宝丰能源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多项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46.29%;归母净利润70.70亿元,同比增长52.95%。据统计,宝丰能源已连续七年保持营业收入高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38%,净利润相比2019年上市时增长翻倍,盈利能力持续攀升。
据年报显示,宝丰能源长期保持低负债率,2021年下降至30.84%,资产的安全性高、扩张潜力大,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宝丰能源造血能力强劲,2021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达101.57亿元,同比大增56%。在业绩创新高的同时,宝丰能源也保持着高分红水平,2018年-2020年累计分红达61.56亿元。2021年公司拟再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20.48亿元,豪气分红来自对未来经营持续向好的底气。
2021年,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国家顶层设计翘首以盼。氢能是实现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之一,对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宝丰能源顺应全球能源革命趋势,积极落实国家低碳能源发展战略,率先布局氢能产业,致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绿氢生产厂和供应商。
规模与成本优势共促,构筑深厚护城河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2021年,宝丰能源充分发挥其规模优势、一体化优势和精细化管理优势实现突围。
目前,宝丰能源为国内煤制烯烃头部企业之一,烯烃产量占据全国煤制烯烃总产量的10%以上,并仍处扩产中。公司正在宁东建设三期100万吨/年烯烃项目,将于2022年底投产,并同步推进宁东四期烯烃项目进程,同时内蒙古40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审批已进入最后阶段。根据国家政策,未来烯烃产业除纳入国家规划项目外不再审批新建项目,宝丰能源近三年将超600万吨/年的煤制烯烃产能规模将更具竞争力。
成本方面,宝丰能源秉承“高质量创新发展、高端化集群发展、高规格绿色发展”思路,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次性规划,集中布局,形成了超大单体规模的产业集群,上下游生产单元衔接紧密,上一个单元的产品直接成为下一个单元的原料,大幅降低了能源、物流和管理成本。一体化优势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宝丰能源的单体项目投资、公辅设施投资及财务成本与国内同期同规模投产项目节约30%以上,运营成本比同行业同规模企业低约35%。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家产业政策不断强调,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宝丰能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推动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定制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强化煤化工关键核心技术、工艺和装备升级,节能降耗,实现煤炭资源更加清洁高效利用。
产品创新层面,2021年研发投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2.48%,新增授权专利33项,成功开发了聚丙烯高熔指、薄壁注塑产品、茂金属聚乙烯等7个牌号新产品,并储备了全产业链20多个项目和产品。其中在建三期烯烃项目未来可具备25万吨/年EVA高端产品生产能力,EVA树脂为光伏封装组件关键材料,目前进口依存度约60%,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工艺装备层面,宝丰能源集成创新技术升级设备,加强工艺技术革新和管理,不断降低成本。2021年,宝丰能源生产一吨烯烃消耗的甲醇数量比上年同期降低1.14%,持续保持行业最低水平。年内公司还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煤制烯烃能效、水效双料“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位居煤制烯烃行业第一。公司还积极引入5G、大数据,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智能装备等,与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智慧矿山建设,以数字化赋能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发力绿氢全产业链,锚定全球第一
在“双碳”背景下,宝丰能源前瞻布局绿氢全产业链,通过选用先进装备及技术打造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绿氢项目。该项目在规模、技术以及减排能效等方面均具备突出优势,对推广发展清洁能源“绿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目前,宝丰能源已形成全球最大的3亿方绿氢、1.5亿方绿氧产能,并以每年新增3亿标方绿氢的速度不断扩大产能,未来将形成年产百亿标方、百万吨绿氢产业的规模。该项目集成全球顶尖工艺装备,未来绿氢综合成本可降至每标方0.7元,在行业内最低。
宝丰能源所生产的绿氢,一部分直供化工生产系统,替代化石能源生产化工材料,带动化工产业链实现零碳变革;另一部分将向制氢储能、氢气储运、加氢站建设方向综合发展,实现氢能全产业链一体联动发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碳中和”助力。
近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国家领导人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表示,绿色转型要先立后破,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当下,布伦特原油价格不断创新高,全球能源结构正在被改写,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宝丰能源正充分发挥自身高端煤基新材料以及氢能产业一体化优势,在绿色能源革命的浪潮中,锚定全球最大的绿氢生产厂和供应商,全力助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