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华为“涉水”固态电池

2022-03-29 14:47  来源:高工锂电  浏览:  

3月24日,企查查信息,卫蓝新能源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华为关联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名股东,注册资本由5803.68万元增加至6136.73万元。

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主攻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总部位于北京。

高工锂电获悉,小米、华为此次投资前,卫蓝新能源已经获得吉利、蔚来、天齐锂业等主机厂及锂盐厂青睐,直接或间接持有卫蓝新能源股权。

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创始人李泓近日透露,卫蓝新能源正与蔚来汽车展开合作,计划基于ET7车型推出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的混合固液电池。

上述混合固液电池预计2022年底或2023上半年量产,电池包容量150KWh,能量密度360Wh/kg。

产能扩张上,今年2月卫蓝新能源山东淄博电池工厂已经开工,项目一期投资102亿元,电池年产能为20 GWh。目前,卫蓝新能源已经在北京房山、江苏溧阳和浙江湖州、山东淄博拥有四大生产基地。

需要指出的是,不止卫蓝新能源,小米此前增资了另外一家固态电池企业赣锋锂电,后者半固态电池已成功装车东风E70并完成交付。

不止小米、华为,此前碧桂园独家投资重庆固态电池企业太蓝新能源A+轮融资,后者正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200MWh新一代高比能固态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9月正式建成投产。

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包括小米、华为、碧桂园等企业跨界布局固态电池的逻辑不言而喻。

一方面,包括大众、通用、丰田等国际主机厂均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的研发和量产应用,小米、华为入局实属顺势而为;另一方面,固态电池受技术、成本等因素限制,整体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此时入局,与电池企业联合开发,可提早占领市场先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重资挺进 超30家企业“押宝”固态电池

重资挺进 超30家企业“押宝”固态电池

电动汽车热潮催生了动力电池不同技术的发展,在目前以液态电解液为主流的动力电池供给局面下,还有另一股技术力量,已有尝试者“埋下伏笔”,势必要参与到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竞争之中。说起来,大家也并不陌生,那就是近几年被炒得火热的固态电池技术。
续航1000公里!估值150亿!北京跑出一个电池独角兽!

续航1000公里!估值150亿!北京跑出一个电池独角兽!

又一只电池独角兽诞生了。投资界获悉,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卫蓝新能源)发生工商变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引入了小米和华为哈勃投资。深圳一位参与了某电池独角兽融资的PE投资人透露,卫蓝新能源估值已经有人开了150亿元人民币,暴涨惊人。成立于2016年,卫蓝新能源脱胎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身后站着一位82岁高龄的院士陈立泉——中国锂电第一人,他也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导师。据悉,卫蓝新能源正在与蔚来汽车合作,推出单次充电续航1...
固态电池成资本新“宠儿”

固态电池成资本新“宠儿”

全固态电池初创企业高能时代近日完成超过5000万人民币融资,主要用于加速全固态电池产品布局、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工作。据了解,除高能时代外,今年以来太蓝新能源等多家固态电池生产商也纷纷获得投资,这标志着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驱动下,固态电池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液态锂电池颠覆者,固态电池商业化提速

液态锂电池颠覆者,固态电池商业化提速

随着越来越多电池厂商的发力,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正在进一步加速。据报道,三星 SDI 已经开始建设业界第一条全固态电池的试验线。报道称,该试验线将使三星 SDI 比其竞争对手更接近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生产。LG 新能源和 SK On 正在开发全固态电池技术,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生产。
12家国内公司围攻固态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还有谁?

12家国内公司围攻固态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还有谁?

近期,东风汽车首批东风风神E70固态电池示范运营车在江西新余全球首发,首批50辆东风风神E70已完成交付,投放在江西、广州、浙江及江苏四地。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