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赛博朋克之城的绿色变奏

2022-03-30 17:21  浏览:  

李商隐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七言绝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里面的巴山,正是位于川陕渝结合部的大巴山。

大巴山绵延千里,曾是一片风云迭起的红色圣地。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西实行战略转移,并用27个月的时间,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这段红色记忆中,位于重庆的城口是一个重要的地点——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攻进城口,开辟了城口苏区,使川陕革命根据地得到空前发展。

在战争年代,扼四方咽喉、藏大山深处是优势,但在市场经济年代,交通不便却成为发展的桎梏。多年来,城口县位列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名单中。在克服种种困难后,这里的90个贫困村在2020年全部退出贫困序列。

打破桎梏是第一步。城口正通过对“大巴山三谷”的打造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其中的“大巴山碳谷”将借助本地风电、光伏等清洁电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速碳汇项目开发,推进森林资源变资产资金,建设国家“双碳”示范县。

从交通不便的“山谷”到前景可期的“碳谷”,城口绿色转型故事的背后,既有对本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新兴技术的助力。

这样的变化不仅出现在城口一地,它也是重庆2022年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向——借助本地优势、实现绿色转型、巩固脱贫成果。

大数据实现绿色治理

重庆的优势之一是大数据。2013年,重庆曾发布《大数据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枢纽及产业基地”的目标。此后几年,当地陆续引进终端制造、云计算方面企业,也建成一批数据中心项目,但水花并不大。

2018年,“大数据”再度成为热词。在这一年印发的《智慧两江建设实施方案》中,重庆把大数据行动计划调整为“两手抓”,即一手抓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另一手抓智能化应用,深入挖掘大数据商用价值、民用价值、政用价值,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新春假期刚过,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多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成渝地区将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重庆则是成渝枢纽中以高密度、高能效、低碳为特点的数据中心集群之一。

入围“东数西算”,重庆在大数据产业上的发力功不可没。在过去几年中,这里借助数据提升了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和亮点。

“能源+数据”就是一项重要应用。2020年8月,重庆市能源大数据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汇集了煤、气、油、水等能源宏观数据以及用户侧明细数据,初步实现了能源数据的实时、开放、共享模式,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开展商业化运营,为向社会提供更智慧的能源服务奠定了基础。

当下,“能源+数据”的应用范围已经从城市拓展到农村——截至2021年11月底,由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承担的1个市级、38个区县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已全面建成,形成市、区(县)一体化服务格局。

除了城市建设、社会运行,开展能耗碳排放分析模型研发、支撑综合用能改造等也是能源大数据服务的新领域。据悉,该中心将通过打造“公益+市场化”并重的能源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能源大数据价值,辅助政府决策,向社会全面提供数智能源服务,为能源企业精准化调度生产、精细化设备管理提供支撑,助力电力数字化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下一步,乡村将是能源大数据大显身手的战场。2022年2月初,重庆市明确乡村振兴的十大重点,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在打造数字乡村的过程中,能源大数据既是基础,也是方向。

智能化推进绿色生产

除了大数据这个特点,重庆在互联网上还有个更酷的标签——赛博朋克。这座城市几乎拥有赛博朋克的全部要素:摩天大楼、车水马龙、数不尽的霓虹灯、晴不了的阴雨天……

事实上,赛博朋克原本只是“Cyber”和“Punk”组合在一起的合成词,意为“互联网”和“摇滚乐”的组合,代表了一种反叛精神。但也有赛博朋克迷认为,这个词的深层次含义是迎接未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是必备元素。

如果按照这种解读,重庆不仅在外表上很“赛博朋克”,在内涵上也符合这个概念。在过去几年,重庆实施了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打造智能产业集群、推进智能制造、拓展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多家智能技术研究企业在此落地,并向外输出成果。

其中一项成果,体现在了2月20日闭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

本届赛会的冬奥村全面应用部署了重庆两江新区一家企业以AI视觉为核心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这项方案以视觉智能管理中心为平台,结合高空全景摄像机、智能筒型摄像机、智能球型摄像机等智能设备,可以精准锁定人、车、物的位置,并可分析人的行为、识别烟火等。运动员的东西遗失了,视觉智能管理中心可以助力找回。

把视线拉回这项智能技术的发源地重庆,你会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更多领域实现了应用。

比如在重庆巫溪通城清泉村,当地政府搭建了借助云平台、云存储、智能硬件等技术,具备亲情看护、综治安防、便民服务等五六大功能的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方案。这项解决方案有助于解决乡村安全、综合治理、村民沟通等问题。

除了常见的公共服务功能,智能化技术还在降低运行成本、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中出力不少。

在长寿清迈良园景区,国网重庆电力在2021年建设了智能电气化大棚,安装了智能电排灌设备、全智能化养殖设备。景区管理者通过上述智能化监控设备可实时监控园区的各类环境和用能数据。

智能电气化设备投用后,景区智慧农棚立体无土栽培区用智能化作业手段代替了传统人工操作,每年可节省人力成本约30万元,同时实现精准施肥、浇灌,节肥45%左右,节水50%左右,增加农作物产量约30%。此外,农业科技教学区、科技展览区和休闲娱乐区每年可为景区带来约20万元的收入。

下一步,国网重庆电力将持续推进农村电网的自动化应用,强化智能化运维,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加强一、二次融合设备应用,提升农村电网配网自动化覆盖率,以助力乡村振兴。

 

电气化打造绿色生活

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布2022年一号文件。一号文件依然紧扣“三农”主题,具体内容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展开。

文件中不少内容都和能源相关,这无疑为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绿色、低碳的总方向。文件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

这正是重庆当下正在推进的工作。就在一号文件发布前的两天,重庆首座光储充用一体化模式的“零碳”供电所在前文提及的城口县庙坝镇建成投运。

庙坝供电所地处城口县西南部,承担着周边469.34平方千米、31个村、1.17万户用户的供电任务。升级改造后,该供电所拥有了集光伏、储能、用电设施、充电桩相互协调支撑的源、网、荷、储新型微电网。

对于供电所本身来说,微电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实现了办公区域绿色用能;对于附近用户来说,充电桩安到了家门口,他们更直接地享受到综合能源带来的便利。

在2022年,类似的综合能源项将在重庆更多的乡村落地。根据规划,国网重庆电力将在供电所建成新能源、节能服务、乡村电气化等综合用能场景,设立“市场+能效”服务窗口,成立“全能型+能效”专业服务团队,提供农村综合用能展示及相关服务,保障综合能源新业态发展。

90多年前,红色之火在城口点燃,当下,绿色的新征程正从重庆开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关于邀请企业参加 “2021 ES浦江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的通知

关于邀请企业参加 “2021 ES浦江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的通知

全球气候变暖确定性强,减排控温刻不容缓,自人类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使得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我国是碳排放大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是中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且对提升国际话语权意义重大。
08-12
农业绿色转型需重视利益关系

农业绿色转型需重视利益关系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自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以来,政府就对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确保农业绿色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推进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3月疆电外送破百亿千瓦时

3月疆电外送破百亿千瓦时

来自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疆电外送电量10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是今年首破百亿的月份。
煤电“三改”联动需求迫切

煤电“三改”联动需求迫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体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也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将不依赖于煤炭消费增长,并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逐步脱钩。
中国石化建成22座地热供暖能力超百万平方米城市

中国石化建成22座地热供暖能力超百万平方米城市

记者18日从中国石化获悉,在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WGC2023)倒计时一周年之日,作为承办单位的中国石化宣布,公司地热业务已辐射9个省市的50余个城市,累计建成供暖能力8000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标煤18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52万吨。其中,河北雄县、山西太原市、陕西西安市等22座城市地热供暖能力超百万平方米。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