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涌动”

2022-04-06 11:20  来源:高工锂电  浏览:  

经历过去几年的市场低迷后,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关注度逐步升温。

2021年,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产业化高速成长期,国际能源署(IEA)宣称,这种大规模的工业转换标志着“从燃料密集型消耗性能源系统向材料密集型循环性能源系统的转变”。

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跳涨、材料供应短缺日益成为掣肘电池产能释放的重要因素,材料来源成为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双碳背景加持下,伴随大规模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电池回收成为行业风口,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聚焦到该领域,通过电池回收获取原材料日益成为主要路径之一。

业内预测,2025年我国电池回收规模将达125GWh;2050年前后,回收资源与原始矿产资源的供给量将达到相当水平;更长期来看,回收资源将逐步完全替代原始矿产资源需求。

蓝海

“电池回收”一词对于锂电人并不陌生,2018年就有多家媒体报道称电池回收元年已至。但纵览2018年以来的情况,电池回收都未真正迈入爆发门槛。

不过,结合近两年行业数据、市场生态,高工锂电判断,现在或许正是电池回收迈入爆发门槛的前奏。

我国新能源汽车自2015年起迅速放量,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开启第一次规模化退役。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超20万吨,市场规模达100亿元。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步伐再度加快,全年产量达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市场渗透率达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其销量有望超55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20%。

行业预计,若按照新能源乘用车4-6年的寿命测算,2030年需报废处理的退役动力电池总规模或将达到237.3万吨,市场规模超400亿元;预计至2027年,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元。

多家电池回收企业负责人也均向高工锂电表示,随着新能源电动车不断更新换代,用户消费观不断更迭,电动车渗透率逐日提高,预计未来的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

此外,政策红利也在加速该行业的发展。2012年开始,国家开始陆续出台多项动力电池回收政策,涉及建立回收服务网点、开展回收试点工作、建立溯源管理平台等;并对电池回收企业给予技术研发、设备进口等方面的支持。

去年10月,工信部表示将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完善监管措施等,从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产业等方面,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毋庸置疑,多维因素共振下,千亿级市场蓝海正在悄然打开。

规范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飞涨且供应紧张,让不少商家看到了电池回收的商机。工商注册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新增2579家,同比增长253.3%;2021年上半年新增9435家,同比增长超26倍,创历史新高。

然而,最终进入国家白名单企业仅有47家。

处于初期的电池回收行业,存在定价机制不明确、价高者得、“黑作坊”当道、电池近八成流入黑市、废旧电池存储运输起火、环保隐患等问题,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行业处于初期,出现这些乱象实属正常,任何一个行业都是由无序向有序发展,但关键的是如何建立规则进行有效引导,加速行业走向规范。”佳纳能源资源循环事业部商务主管周经纬向高工锂电说道。

在与多家电池回收企业负责人交流过程中,“规范”已然成为了他们高频提到的词语。

其中,恒创睿能CEO陈志鹏毫不掩饰他对整个行业的忧虑,目前拥有电池最终处置权的主体大多会将市场最高报价做为第一处置渠道,从而导致退役电池流向散乱,甚至流入黑市,造成管理困难。

陈志鹏表示,希望政府在加强行业管理的同时,也给予白名单企业支持性倾斜,加强引导,树立白名单企业标杆,以避免因自由竞争导致退役电池流入不合规企业,引发运输安全、环保等问题,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竞争

在巨大市场红利驱动下,电池回收赛道日益拥挤,电池厂、车企、材料厂和第三方回收企业构成了该领域的玩家版图。

其中,邦普循环、华友循环、格林美、赣州豪鹏、光华科技是我国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

而后格林美、恒创睿能、佳纳能源、中天鸿锂、上海比亚迪等陆续进入第二批“白名单”;蜂巢能源、合肥国轩、中化锂电等进入第三批“白名单”。

当问及目前竞争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时,电池回收企业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货源”二字。

岷山环能常务副董事长何福亮更是表示,公司目前环评、产线建设、设备等等均已准备妥当,只等电池这一东风,就可按下产线运作按钮,输出产能。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叠加原材料价格大涨,通过回收动力电池获取相关金属材料,变得有利可图,退役动力电池瞬间变成众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僧多粥少”现象愈发凸显。

高工锂电注意到,目前甚至出现了退役电池回收折扣系数倒挂现象。在过去,正常情况下回收企业的利润保持在8-10个点范围内。但现在,为了争取到一定的订单数量,一些商家降至2-3个点,只要不亏本就去竞争。更有甚者在折扣系数超过100%时,依然贴钱来回收。

众企业对电池货源渴求程度可见一斑。

同时,面对碳酸锂价格跳涨突破50万元/吨,行业内有些厂商将本应用于梯次利用的磷酸铁锂电池直接再生利用。

一般来说,三元电池更适合再生利用,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梯次利用。在原材料,尤其是碳酸锂价格跳涨的情况下,直接将磷酸铁锂电池拿去再生,足以感受到行业对金属原材料高涨的需求度,以及在巨大市场空间驱使下企业的“用脚投票”。

未来

确定性的未来市场需求、碳中和目标的不断提及、当下锂电池原材料的紧缺,无一例外的激发着各路玩家入局此赛道的热情。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入局者日益增多,其竞争也势必残酷。如何在此情景下占据高地,成为众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议题。

格林美副总经理张宇平博士向高工锂电表示,电池回收由废料变成原料,对产业链的深度有很高要求。从源头上,如何拓宽资源的广度,拿到更多的回收电池,到应用上,如何开发更广泛的梯次利用场景,整个产业链闭环都是众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赛德美总经理赵小勇则坦言,废旧电池是新矿藏,需要更环保的技术来开发,而更广阔的电池渠道来源、更雄厚的资金、跟得上规模化的管理水平则是电池回收企业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加持。

泓远循环总经理杨磊更是指出,目前电池回收技术较成熟,基本不存在技术瓶颈,但成本核算较复杂,涉及多方环节,电池回收更多的是一项经济行为,如能算好这笔帐,就能分得市场红利。

谈及经济性,陈志鹏表示,随着行业逐渐规范、要求日渐严格,不合规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叠加退役电池规模不断增大,市场供需关系必定重组,并逐渐达到平衡,该行业的毛利率也将趋于稳定。这将是该行业走向成熟的一大标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影响力峰会2022将于六月在上海召开!

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影响力峰会2022将于六月在上海召开!

节能减排是当今的社会共识,而“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则加速了这一趋势,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5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动力电池系统纳入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七次排除延期清单!

动力电池系统纳入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七次排除延期清单!

4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七次排除延期清单》,其中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列入清单,具体包含蓄电池模块、容器、盖、冷却系统、管理系统等,比能量≥80Wh/kg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石油同时看好!材料企业获巨额投资 利润暴增23倍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石油同时看好!材料企业获巨额投资 利润暴增23倍

杉杉股份昨日晚间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宁波杉杉新能源,与问鼎投资、比亚迪等四位战略投资人共同对上海杉杉锂电增资。具体来看,宁波杉杉新能源、问鼎投资、比亚迪、宁德新能源、昆仑资本分别增资24亿元、3亿元、1.5亿元、1亿元、1亿元,分别认购上海杉杉锂电新增注册资本2.4亿元、3000万元、15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
四川: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四川: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4月2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3部门发布《四川省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钒钛、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04-20
分析:电池价格大涨并未浇灭消费者热情

分析:电池价格大涨并未浇灭消费者热情

据外媒报道,即使车辆价格飙升,但是全世界的消费者依然在排队购买电动汽车,这颠覆了15年来汽车行业的认知,即只有在电池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电动汽车的销量才会爆发。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