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国家电投将以氢的制储运用实现能源时空转型和区域平衡

2022-04-08 08:47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  

“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发布,为集团公司氢能利用技术自主创新、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氢能供给的‘电-氢体系’、实现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4月1日下午和2日下午,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钱智民主持召开氢能产业工作专题会议。总部6个部门、2个创新中心及24家所属单位现场或视频参会,共同学习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探讨交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

图片

会议回顾和梳理了国家电投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情况。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过去五年来,在氢能制储运用方面,中国电力中关村延庆园加氢站一期已建成投产,吉电股份白城分布式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央研究院辽宁朝阳天然气掺氢项目已在终端燃气具上成功示范应用;在产品线方面,国家电投首台套兆瓦级PEM电解制氢设备落地吉林中韩示范区,国氢科技“氢腾”燃料电池技术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化创新。

图片

“总的来看,我们在技术研发和产业项目实施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形成了氢能产业发展能力。”钱智民在会上表示。会议强调,要在总结以往工作进展的基础上,贯彻落实《规划》要求,分析研判氢能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发挥好国家电投在新能源制氢、氢燃料电池技术自主化、“绿电—绿氢—绿氨”协同消纳示范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将氢的制储运用作为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加强资源协同联动,实现能源时空转型和区域平衡,推进实现碳中和。

会上,钱智民强调,清洁能源作为集团公司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为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要系统梳理跟踪各企业氢能项目落地进展情况,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布局;要集中力量支持重大示范项目快速推进,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氢能开发建设经验;要强化储能、氢能、绿氨等前沿科技攻关,着力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储运、应用及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要形成协同贯通的长江流域氢能与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围绕关键环节攻关构建长效激励机制;要聚焦零碳交通等终端应用新业态,采用“一企一策”打造产业合作新模式,推动集团公司进入氢能发展快车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尴尬!储能和氢能这次“并列第一”

尴尬!储能和氢能这次“并列第一”

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相关人才缺口的不断扩大。有行业人士坦言,除了一些关键技术外,人才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掣肘。好消息是,国家层面也关注到了人才紧缺问题,并为产业后备人才培养进行了相关布局。
 中国氢燃料电池企业再立潮头,未势能源加速乘风“出海”?

中国氢燃料电池企业再立潮头,未势能源加速乘风“出海”?

当下,全球市场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浪潮的推动下风起云涌,中国企业正在以产品技术优势和经营战略调整为导向赢得海外市场,并通过低碳环保理念、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赋予品牌新的价值,找到中国企业在新时代的出海方向。
05-25
世界级“氢港”初具规模 | 加速“氢经济”全球落地

世界级“氢港”初具规模 | 加速“氢经济”全球落地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全球大约1/4的氢气将用于国际贸易,包括超过1亿吨的绿氢和超过5000万吨的蓝氢。其中一半将通过管道运输,一半将通过氨船运输。“氢港”在其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港口既是发展氢能的推动者,也是氢能落地的首批受益者。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港口、企业纷纷加快步伐布局“氢港”,短期内着眼于港口本身的氢能产业链建设和能源消耗清洁低碳化,长期来看,也为当地的氢能全球化贸易和能源转型做铺垫。
全球首个高效液氢加注系统实现重卡加氢商业示范

全球首个高效液氢加注系统实现重卡加氢商业示范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开发出全球首个基于潜浸式高压液氢泵的液氢加注技术,5月12日,该液氢加注系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开始为美国尼古拉公司氢燃料电池重卡车队进行加氢商业示范。
欧洲氢能大会关注中国市场

欧洲氢能大会关注中国市场

据新华社马德里5月20日电 2022欧洲氢能大会18日至2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与会众多业内人士将目光投向中国,认为中国将成为绿色氢能最重要的资源供应和消费市场之一。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